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9部分

��晃芤玻�恍ひ玻�揭玻�∪艘玻�送狡�溲裕�值斃討�H縭牽�淝��刮�蟮常�敫以眨∈褪遣晃��嗽谷撼賈�閻危�怯灘恢植卉慷�固鎦�咭病3�兄�城也荒莧ィ�齪穎痺艉醯�

凡是樹木腐朽,就會產生蠹蟲;食醋酸敗,就會集聚蚋蟲。所以,如果朝廷出現朋黨,君主應當首先自我引咎,而不應當責備群臣百官。唐文宗如果憂慮群臣朋比為黨,為什麼不去核查他們所誹謗和讚譽的是事實,還是捏造?他們所薦舉的官員是德才兼備,還是庸俗無能?辦事是出於公心,還是出於私心?他們本人是君子,還是小人?如果他們的言行實事求是,薦舉的官員德才兼備,辦事出於公心,那麼,他們就一定是君子,朝廷不但應當採納這些人的意見,而且應當提拔他們。如果他們捏造事實,薦舉的官員庸俗無能,辦事出於私心,那麼,他們就一定是小人,朝廷不但應當拒絕這些人的意見,而且應當懲罰他們。如果唐文宗能夠這樣去做,那麼,就是命令百官結黨營私,也肯定沒有人膽敢那樣去幹!唐文宗不去這樣做,反而埋怨群臣百官難以駕馭,這就好像一個農夫,自己不種田也不鋤草,反而抱怨田地荒蕪一樣。唐文宗對朝廷中的朋黨尚且不能剷除,何況對於河北三鎮的叛賊呢!

'15'丙子,李仲言請改名訓。

'15'丙子(三十日),李仲言奏請改名為李訓。

'16'幽州奏莫州軍亂,刺史張元不知所在。

'16'幽州奏報,莫州發生軍隊變亂,刺史張元去向不明。

'17'十二月,己卯,以昭義節度副使鄭注為太僕卿。郭承嘏累上疏言其不可,上不聽。於是注詐上表固辭,上遣中使再以告身賜之,不受。

'17'十二月,己卯(初三),唐文宗任命昭義節度副使鄭注為太僕卿。諫議大夫郭承嘏多次上疏認為不可,文宗不聽。於是,鄭註上表,虛假地一再表示不能接受任命。文宗又派宦官把任命書授予鄭注,鄭注仍然不接受。

'18'癸未,以史元忠為盧龍留後。

'18'癸未(初七),唐文宗任命史元忠為幽州留後。

'19'初,宋申錫與御史中丞宇文鼎受密詔誅鄭注,使京兆尹王掩捕之。密以堂帖示王守澄,注由是得免,深德。又與李訓善,於是訓、注共薦之,自浙西觀察使徵為尚書左丞。

'19'當初,宋申錫和御史中丞宇文鼎一同接受文宗下達的誅除鄭注的密詔,二人派京兆尹王去逮捕鄭注。王把逮捕令秘密地告訴王守澄。於是,鄭注得以逃脫,因而他十分感激王。王又和李訓關係密切,於是鄭注和李訓一起向文宗推薦王,王因此從浙西道觀察使被召入京城,任命為尚書左丞。

九年(乙卯、835)

九年(乙卯,公元835年)

'1'春,正月,乙卯,以王元逵為成德節度使。

'1'春季,正月,乙卯(初九),唐文宗任命王元逵為成德節度使。

'2'巢公湊薨,追贈齊王。

'2'巢公李湊去世,朝廷追贈為齊王。

'3'鄭註上言秦地有災,宜興役以禳之。辛卯,發左、右神策千五百人浚曲江及昆明池。

'3'鄭註上言朝廷,聲稱關中發生災害,應當徵發勞役,以便消災。辛卯(疑誤),唐文宗徵發左、右神策軍一千五百人疏浚曲江池和昆明池。

'4'三月,冀王薨。

'4'三月,冀王李去世。

'5'丙辰,以史元忠為盧龍節度使。

'5'丙辰(十一日),唐文宗任命史元忠為幽州節度使。

'6'初,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漳王傅母杜仲陽坐宋申錫事放歸金陵,詔德裕存處之。會德裕已離浙西,牒留後李蟾使如詔旨。至是,左丞王、戶部侍郎李漢奏德裕厚賂仲陽,陰結漳王,圖為不軌。上怒甚,召宰相及、漢、鄭注等面質之。、漢等極口誣之,路隋曰:“德裕不至有此。果如所言,臣亦應得罪!”言者稍息。夏,四月,以德裕為賓客分司。

'6'當初,李德裕擔任浙西道觀察使時,漳王李湊的女師杜仲陽由於宋申錫案件的牽連,被流放到金陵。文宗詔命李德裕予以關照。正好李德裕此時已奉命調離浙江西道,於是,命留後李蟾按文宗詔令辦理。這時,尚書左丞王和戶部侍郎李漢上奏,說李德裕優厚地賄賂杜仲陽,秘密地和漳王交結,企圖謀反。文宗大怒,召集宰相及王、李漢、鄭注等人當面詢問。王、李漢等人眾口一辭,誣陷李德裕。宰相路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