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5部分

'7'丁丑,徙平恩王重福為譙王。

'7'丁丑(疑誤),改封平恩王李重福為譙王。

'8'以夏官侍郎宗楚客同平章事。

'8'武則天任命夏官侍郎宗楚客為同平章事。

'9'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蘇味道謁歸葬其父,制州縣供葬事。味道因之侵毀鄉人墓田,役使過度,監察御史蕭至忠劾奏之,左遷坊州刺史。至忠,引之玄孫也。

'9'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蘇味道請求回鄉安葬他死去的父親,武則天頒下制書,要求當地州縣負責供給安葬所需的物品、人力。蘇味道趁機侵佔毀壞同鄉百姓的墳墓田地,並且役使當地百姓超過了限度,監察御史蕭至忠上奏彈劾他,武則天於是將他降職為坊州刺史。蕭至忠是蕭引之的玄孫。

'10'夏,四月,壬戌,同鳳閣鸞臺三品韋安石知納言,李嶠知內史事。

'10'夏季,四月,壬戌(初七),武則天指派同鳳閣鸞臺三品韋安石掌管納言事務,李嶠掌管內史事務。

'11'太后幸興泰宮。

'11'武則天到興泰宮。

'12'太后復稅天下僧尼,作大像於白司馬阪,令春官尚書武攸寧檢校,糜費巨億。李嶠上疏,以為:“天下編戶,貧弱者眾。造像錢見有一十七萬餘緡,若將散施,人與一千,濟得一十七萬餘戶。拯飢寒之弊,省勞役之勤,順諸佛慈悲之心,沾聖君亭育之意,人神胥悅,功德無窮。方作過後因緣,豈如見在果報!”監察御史張廷上疏諫曰:“臣以時政論之,則宜先邊境,蓄府庫,養人力;以釋教論之,則宜救苦厄,滅諸相,崇無為。伏願陛下察臣之愚,行佛之意,務以理為上,不以人廢言。”太后為之罷役,仍召見廷,深賞慰之。

'12'武則天再一次向全國的和尚、尼姑徵稅,在洛城以北的白司馬阪建造大佛像,命令春官尚書武攸寧主持這一工程,耗費的資財人力十分巨大。李嶠上疏認為:“全國編入戶籍的平民百姓,貧困潦倒無以為生的很多。現已籌集到的用於建造大佛像的錢有十七萬餘緡,如果用來分散施捨窮苦百姓,每人給錢一千的話,也可救濟十七萬多戶。拯救百姓飢寒之苦,減少臣民勞役之勤,既順乎佛祖慈悲為懷的本心,又可使人們蒙受聖明天子撫養培育的恩惠,這將使人神皆大歡喜,功德無窮。陛下修造佛像以成就來世的因緣,哪裡比得上賑濟百姓以求得現世的效應呢?”監察御史張廷也上疏諫阻道:“臣從當前治理國家的需要來說,則應首先考慮邊境地區的防務,增加國庫儲備,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從佛教教義方面來看,則應當拯救眾生的苦難,消除各種追求形象的做法,崇尚清靜無為。懇切地希望陛下能夠體察臣的愚見,執行佛祖的旨意,一定要把是否有理放在首位,而不是因人廢言。”武則天因此而停止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並且召見張廷,表達對他的讚賞與撫慰之情。

'13'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姚元崇以母老固請歸侍,六月,辛酉,以元崇行相王府長史,秩位並同三品。

'13'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姚元崇因母親年事已高,堅決請求武則天允許他辭去官職,回家侍奉母親。六月,辛酉(初七),武則天命姚元崇行相王府長史,俸祿、地位都與三品官相同。

'14'乙丑,以天官侍郎崔玄同平章事。

'14'乙丑(十一日),武則天任命天官侍郎崔玄為同平章事。

'15'召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檢校汴州刺史韋嗣立赴興泰宮。

'15'武則天徵召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檢校汴州刺史韋嗣立前往興泰宮。

'16'丁丑,以李嶠同鳳閣鸞臺三品。嶠自請解內史。

'16'丁丑(二十三日),武則天任命李嶠為同鳳閣鸞臺三品。李嶠自己請求解除他的內史職務。

'17'壬午,以相王府長史姚元崇兼知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

'17'壬午(二十八日),武則天任命相王府長史姚元崇兼任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

'18'秋,七月,丙戌,以神都副留守楊再思為內史。

'18'秋季,七月,丙戌(初三),武則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楊再思為內史。

再思為相,專以諂媚取容。司禮少卿張同休,易之之兄也,嘗召公卿宴集,酒酣,戲再思曰:“楊內史面似高麗。”再思欣然,即翦紙帖巾,反披紫袍,為高麗舞,舉坐大笑。時人或譽張昌宗之美曰:“六郎面似蓮花。”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