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十七萬餘緡,若將散施,人與一千,濟得一十七萬餘戶。拯飢寒之弊,省勞役之勤,順諸佛慈悲之心,沾聖君亭育之意,人神胥悅,功德無窮。方作過後因緣,豈如見在果報!”監察御史張廷上疏諫曰:“臣以時政論之,則宜先邊境,蓄府庫,養人力;以釋教論之,則宜救苦厄,滅諸相,崇無為。伏願陛下察臣之愚,行佛之意,務以理為上,不以人廢言。”太后為之罷役,仍召見廷,深賞慰之。
'12'武則天再一次向全國的和尚、尼姑徵稅,在洛城以北的白司馬阪建造大佛像,命令春官尚書武攸寧主持這一工程,耗費的資財人力十分巨大。李嶠上疏認為:“全國編入戶籍的平民百姓,貧困潦倒無以為生的很多。現已籌集到的用於建造大佛像的錢有十七萬餘緡,如果用來分散施捨窮苦百姓,每人給錢一千的話,也可救濟十七萬多戶。拯救百姓飢寒之苦,減少臣民勞役之勤,既順乎佛祖慈悲為懷的本心,又可使人們蒙受聖明天子撫養培育的恩惠,這將使人神皆大歡喜,功德無窮。陛下修造佛像以成就來世的因緣,哪裡比得上賑濟百姓以求得現世的效應呢?”監察御史張廷也上疏諫阻道:“臣從當前治理國家的需要來說,則應首先考慮邊境地區的防務,增加國庫儲備,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從佛教教義方面來看,則應當拯救眾生的苦難,消除各種追求形象的做法,崇尚清靜無為。懇切地希望陛下能夠體察臣的愚見,執行佛祖的旨意,一定要把是否有理放在首位,而不是因人廢言。”武則天因此而停止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並且召見張廷,表達對他的讚賞與撫慰之情。
'13'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姚元崇以母老固請歸侍,六月,辛酉,以元崇行相王府長史,秩位並同三品。
'13'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姚元崇因母親年事已高,堅決請求武則天允許他辭去官職,回家侍奉母親。六月,辛酉(初七),武則天命姚元崇行相王府長史,俸祿、地位都與三品官相同。
'14'乙丑,以天官侍郎崔玄同平章事。
'14'乙丑(十一日),武則天任命天官侍郎崔玄為同平章事。
'15'召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檢校汴州刺史韋嗣立赴興泰宮。
'15'武則天徵召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檢校汴州刺史韋嗣立前往興泰宮。
'16'丁丑,以李嶠同鳳閣鸞臺三品。嶠自請解內史。
'16'丁丑(二十三日),武則天任命李嶠為同鳳閣鸞臺三品。李嶠自己請求解除他的內史職務。
'17'壬午,以相王府長史姚元崇兼知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
'17'壬午(二十八日),武則天任命相王府長史姚元崇兼任夏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
'18'秋,七月,丙戌,以神都副留守楊再思為內史。
'18'秋季,七月,丙戌(初三),武則天任命神都副留守楊再思為內史。
再思為相,專以諂媚取容。司禮少卿張同休,易之之兄也,嘗召公卿宴集,酒酣,戲再思曰:“楊內史面似高麗。”再思欣然,即翦紙帖巾,反披紫袍,為高麗舞,舉坐大笑。時人或譽張昌宗之美曰:“六郎面似蓮花。”再思獨曰:“不然。”昌宗問其故,再思曰:“乃蓮花似六郎耳。”
楊再思作宰相,專門靠阿諛奉承來取悅於人。司禮少卿張同休是張易之的哥哥,有一次他宴請朝中公卿大臣。在酒喝到最暢快的時候,張同休拿楊再思開玩笑說:“楊內史臉長得象高麗人。”楊再思聽了反倒很高興,當即剪紙貼在帽子上,反披著紫色朝服,表演起高麗舞來,滿座的人都大笑。當時還有人稱頌張昌宗長得漂亮,說:“六郎的臉長得像蓮花一樣。”唯獨楊再思道:“不是這樣的。”張昌宗問他否定別人說法的原因,他回答說:“應當說蓮花長得像六郎才對。”
'19'甲午,太后還宮。
'19'甲午(十一日),武則天回到宮中。
'20'乙未,司禮少卿張同休、汴州刺史張昌期、尚方少監張昌儀皆坐贓下獄,命左右臺共鞫之;丙申,敕,張易之、張昌宗作威作福,亦命同鞫。辛丑,司刑正賈敬言奏:“張昌宗強市人田,應徵銅二十斤。”制“可”。乙巳,御史大夫李承嘉、中丞桓彥範奏:“張同休兄弟贓共四千餘緡,張昌宗法應免官。”昌宗奏:“臣有功於國,所犯不至免官。”太后問諸宰相:“昌宗有功
乎?“楊再思曰:”昌宗合神丹,聖躬服之有驗,此莫大之功。“太后悅,赦昌宗罪,復其官。左補闕戴令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