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的弟弟臨川哀王劉燁、桂陽孝侯劉覬和新渝懷侯劉,因為這些人都是劉劭平時最厭惡的人。劉瑾是劉義欣的兒子,劉燁是劉義慶的兒子,劉覬和劉都是劉義慶的侄兒。
劭密與沈慶之手書,令殺武陵王駿。慶之求見王,王懼,辭以疾。慶之突入,以劭書示王,王泣求入內與母訣,慶之曰:“下官受先帝厚恩,今日之事,惟力是視;殿下何見疑之深!”王起再拜曰:“家國安危,皆在將軍。”慶之即命內外勒兵。府主簿顏竣曰:“今四方未知義師之舉,劭據有天府,若首尾不相應,此危道也。宜待諸鎮協謀,然後舉事。”慶之厲聲曰:“今舉大事,而黃頭小兒皆得參預,何得不敗!宜斬以徇!”王令竣拜謝慶之,慶之曰:“君但當知筆札事耳!”於是專委慶之處分。旬日之間,內外整辦,人以為神兵。駿,延之之子也。
劉劭給沈慶之寫了一封密信,命令他殺了武陵王劉駿。沈慶之前來請求晉見劉駿,劉駿極為害怕,就以生病為藉口拒絕和他見面。沈慶之卻突然闖了進來,把劉劭的信拿給劉駿看,劉駿看後,哭著請求沈慶之允許他到內室跟自己的母親訣別。沈慶之說:“我承受先帝的厚恩,今天的事情,我會盡我全部的力量。殿下您為什麼對我有如此重的疑心呢?”劉駿聽後,起來兩次叩謝,說:“個人和國家的安危,全在將軍你。”沈慶之聽後,就下令全部文武百官收拾武器,進入臨戰狀態。王府內的主簿顏竣說:“如今,四面八方並不知道我們這支仁義大軍即將舉義,劉劭佔據著建康京城,如果我們起義後首尾不能相互接應,可是一條危險的路啊。我看,應該等到各路將帥來到此後,共同謀劃,然後再一起舉兵起事也不晚。”沈慶之厲聲說道:“如今我們正是做大事的時候,連黃毛小子也都可以參與謀劃,劉劭怎麼能不被打敗?應該斬了他示眾。崐”劉駿趕忙命令顏竣向沈慶之賠罪道歉。沈慶之說:“你只要負責撰寫公文一類的事情。”於是,劉駿就把軍務交給沈慶之全權處理。十天之內,沈慶之就把軍隊內外事務整辦好了,人們都稱這支軍隊為神兵。顏竣是顏延之的兒子。
庚寅,武陵王戒嚴誓眾。以沈慶之領府司馬;襄陽太守柳元景、隨郡太守宗愨為諮議參軍,領中兵;江夏內史朱之行平東將軍;記室參軍顏竣為諮議參軍,領錄事,兼總內外;諮議參軍劉延孫為長史、尋陽太守,行留府事。延孫,道產之子也。
庚寅(十七日),武陵王劉駿下令戒嚴誓師,任命沈慶之兼任府司馬,襄陽太守柳元景、隨郡太守宗愨為諮議參軍,統領中軍,江夏內史朱之代理平東將軍,記室參軍顏竣為諮議參軍、領錄事併兼理內外全域性,諮議參軍劉延孫為長史、尋陽太守併兼行留府事。劉延孫是劉道產的兒子。
南譙王義宣及臧質皆不受劭命,與司州刺史魯爽同舉兵以應駿。質、爽俱詣江陵見義宣,且遣使勸進於王。辛卯,臧質子敦等在建康者聞質舉兵,皆逃亡。劭欲相慰悅,下詔曰:“臧質,國戚勳臣,方翼贊京輦,而子弟波迸,良可怪嘆。可遣宣譬令還,鹹複本位。”劭尋錄得敦,使大將軍義恭行訓杖三十,厚給賜之。
南譙王劉義宣、雍州刺史臧質都不接受劉劭的委任命令,而同司州刺史魯爽一起舉兵起義,響應劉駿。臧質、魯爽全都來到江陵晉見劉義宣,並且又派人前去鼓動劉駿,勸他早日登基稱帝。辛卯(十八日),臧質在建康的兒子臧敦等人聽到父親臧質舉兵起義的訊息,都逃走了。劉劭仍打算安慰、取悅於他們,頒發詔令說:“臧質是皇親國戚有功之臣,正要振翼幫助我一同治理京師,他的子弟們卻要四外逃散,這真令人奇怪、嘆惜啊。可以派人轉達我的意思,讓他們回來,全都官復原位。”不久,劉劭抓到了臧敦,命令大將軍劉義恭打他三十大棍以示教訓,然後再厚厚賞賜他。
'10'癸巳,劭葬太祖於長寧陵,諡曰景皇帝,廟號中宗。
'10'癸巳(二十日),劉劭把文帝安葬在長寧陵,諡號為景皇帝,廟號為中宗。
'11'乙未,武陵王發西陽;丁酉,至尋陽。庚子,王命顏竣移檄四方,使共討劭。州郡承檄,翕然響應。南譙王義宣遣臧質引兵詣尋陽,與駿同下,留魯爽於江陵。
'11'乙未(二十二日),武陵王劉駿從西陽出發。丁酉(二十四日),到達尋陽。庚子(二 十七日),劉駿命令顏竣向四方釋出討伐檄文,讓他們共同討伐劉劭。各州郡接到檄文,全都起來響應。南譙王劉義宣派臧質率領軍隊前往尋陽,和劉駿會師後一同東下,只留下魯爽在江陵鎮守。
劭以兗、冀二州刺史蕭思話為徐、兗二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