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的是它的金石部。1732 年,在華法國傳
教士範德蒙德從金石部摘譯了有關資料,連同部分礦物標本帶回法國,經過
巴黎科學院院士儒瑟轉交到巴黎自然史博物館。不言而喻,這同西方殖民主
義者千方百計偵察中國的自然資源這一意圖有密切聯絡,不是從這本書的科
學價值出發的。這份譯稿在19 世紀末,由法國學者整理題為《中國之石》而
發表於《古今之石》一書中。
歐洲人真正重視《本單綱目》的科學價值,是法國學者、傳教士巴多明、
湯執中等向法國科學界介紹此書的全部內容之後開始的。其重要標誌是1735
年《中華帝國全志》的出版。這是一部全面介紹中國情況的鉅著,它的第三
卷題名《節錄〈本草綱目〉》。這雖是一個法文節譯本,實際上是歐洲人最
初所瞭解的《本草綱目》的概貌。其中許多知識都使歐洲人大為驚奇,開拓
了他們的眼界。《全志》後來譯成英文,改名《中國通史》在倫敦出版;譯
成德文,改名《中華帝國及華屬韃靼全志》在德國出版;還譯成俄文在聖彼
得堡出版。隨著《全志》在歐洲的流傳,《本草綱目》的內容日益為更多的
歐洲學者所瞭解,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深入研究。
最初,法國植物學家、醫生勒牡薩研究了《本草綱目》,發表了著名的
論文,介紹此書的科學價值,獲得巴黎大學博士學位,後來成為法蘭西學院
教授。在他的帶動下,歐洲人開始重視對中藥學的專門研究,陸續出版了幾
部學術著作和論文,如勒巴日的《中國醫史研究》(1813)。裡佛的《中國人
所用某些本草藥物的說明》(論文, 1826),德彪的《論中國藥物學和本
草學》 (1865),還有巴黎藥學院教授蘇貝朗同駐華領事合作的《中國本
草》。法國學者貝爾茲也著重研究了《本草綱目》的金石部。
《本草綱目》在英國學術界的影響, 19 世紀才顯露出來。英國人把它
作為博物學著作來加以研究,比之醫藥學著作更為重視。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韓伯裡在英國《藥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介紹《本草綱目》, 1862 年整理
為論文集出版,後來又發表了專著《藥物學與植物學論文集》 (1876),
其後半部分是專門介紹《本草綱目》的。1871 年,史密斯醫生髮表了《中國
本草學及博物學之貢獻》,顯然對《本草綱目》中植物學、博物學資料的興
趣十分濃厚。
眾所周知,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809—1882)對《本草綱目》十分重
視,稱它是“1596 年出版的中國百科全書”,其重點自然不是在醫藥方面。
他在《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一書中,引用關於雞的七個品種的資料
和金魚家化的資料,可見《本草綱目》中有關動物、植物的資料,對他來說
更感興趣。這是並不奇怪的。早在18 世紀,瑞典植物學家林奈的朋友拉格斯
特朗當他從印度獲得《本草綱目》中文字後,就特地從中國採集了1000 多種
植物標本,提供給林奈,足見林奈的這位友人也是從植物學角度研究《本草
綱目》的。林奈撰寫《植物種志》 (1753),開闢了生物分類學的新時期。
他是否直接參考過《本草綱目》,尚待探討。
俄國學者對《本草綱目》的研究,同樣是看重其植物學和博物學價值。
最早介紹李時珍及其《本草綱目》的是曾在北京俄國傳道團任過職的塔塔林
諾夫醫學博士,他的長篇論文《中國醫學》,肯定《本草綱目》的醫藥價值。
曾任俄國駐華使館醫官、俄籍學者貝勒,是歐洲著名的《本草綱目》研究家,
他的重要著作《中國植物誌:中國土產及外來植物隨筆》,該書的第三部分
《中國古代本草學植物研究》,著重考訂了《本草綱目》中的植物種名。他
稱讚李時珍:“不愧為中國自然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