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藥物的取捨。生理、病理、藥理三者

結合,綜合權衡,準確辨證,精心施治,慎重投藥,則可藥到病除,此乃整

體思維方法的妙用。

二、以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

“天地之造化無窮,人、物之變化亦無窮。”這是李時珍所闡述的宇宙

發展觀。李時珍博聞廣識,學淹古今,繼承《內》、《難》以來祖國醫學辯

證法思想,融會貫通,善於用發展觀點分析問題。

在他看來,宇宙間的一切事物無不處於永無止境的運動變化之中。他結

合醫藥歷史與實踐,闡述宇宙變化無窮的觀點。指出: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都是不斷進化的,隨著人類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的日益改進,社會

上的病證有發展,醫藥條件在改善,醫藥學知識隨之不斷更新。他堅決反對

形而上學不變論,在醫藥學研究中,把古代辯證法思想推向新的水平。

(一)營養衛生條件日益進步

李時珍結合人類社會進化的歷史,分析營養狀況及醫藥衛生條件改進的

歷史,肯定宇宙間的事物千變萬化,未始有極;痛斥某些“膚學之士”抱殘

守缺,“恃一隅之見”,而鄙棄一切新事物。他寫道:

天地之造化無窮,人物之變化亦無窮。賈誼賦所謂:”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

兮,萬物為銅;合散訊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搏,化

為異物兮,又

何足患?”此亦言變化皆由一氣也。膚學之士,豈可恃一隅之見而概指古今六合無窮之事

物為迂怪邪!

——《方民》校點本第四冊,第2975 頁

他引用賈誼《鵬鳥賦》中的樸素辯證法思想,闡明宇宙萬物本由元氣所化生。

陰陽二氣合散訊息,千變萬化,乃生物生人。人同物一樣,也不會永恆不變,

而會不足為怪地“化為異物”。人們對古今六合無窮變化之事物,只能承認

它、研究它、主宰它,而不可少見多怪,拒不承認而加以攻擊詆譭。李時珍

用極精練的語言,堅持了宇宙發展觀,同形而上學不變論劃清思想界限。

李時珍用草木禽獸變為化石的事例,證明一切事物“化為異物”毫不奇

怪。他說:“石者,氣之核,土之骨也。氣之凝也,則結而為丹青;氣

之化也,則液而為礬汞。”萬物的變化,或有情變無情,或無形變有形。“飛

走含靈之為石,是有情而成無情也;雷震星隕之為石,是無形而成有形也。

大塊資生,鴻鈞爐,金石雖若頑物,而造化無窮焉。”(《金石部前言》

校點本第一冊,第455 頁)他指出,宇宙間事物的變化有三態,即氣體、液

體、固體。或由無形之氣化為有形之物,或由有生命的動植物變為無生命的

化石。總之造化是無窮的。

李時珍指出:人和動物由於內在生理機能的障礙,體中也會結石而產生

無機物,如牛黃、狗寶、石淋之類。老樹、魚蝦可以化為石,考古學稱為”

化石”;人體及生物內臟器官生病,所含液體之物可化而為石,醫學上謂之

“結石”。李時珍以此證明萬物和人類都有非常的變化。

李時珍進一步用發展的觀點分析人類社會,認為歷史不斷進化,由野蠻

進入文明: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由低階到高階,由簡單到複雜,是一個無限

發展的過程。以人類食物的進化為例,在谷部《前言》中他寫道:

太古,民無粒食,茹毛飲血。神農氏出,始嘗草別谷,以教民耕藝;又嘗草別藥,以救民

疾夭。軒轅氏出,教以烹飪,製為方劑,而後民始得遂養生之道。《周官》有五穀、六穀、九

谷之名,詩人有八谷、百穀之韻,谷之類可謂繁矣。職方氏辨九州之谷,地官氏辨土宜穜

稑之種,以教稼穡樹藝, 皆所以重民天也。

——校點本第三冊,第1433 頁

由原始人類的茹毛飲血,進步為農業社會的“粒食”(以糧食為食物);糧

食作物由簡單的五穀進步到百穀繁茂,表明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由遠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