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是一位科學家、思想家,同時兼有詩人和文學家的才華。他的著
作中,經常引詩詠藥,別有風味;以生花之筆,描繪藥物特性,妙語聯珠。
他於文字訓詁造詣頗深,方言、轉語,順手拈來,運用自如,不愧為語言大
師,其文學素養令人欽佩。
一、善於吟詩引詩詠藥
李時珍好詩、工詩,寫過不少詩篇,在他70 壽辰那年(1587),曾選編
為《所館詩集》。“ (音科)所”一詞,源於《詩經·考槃》,表露其
寬和的胸衿,也反映了好詩的情懷。詩集惜已失傳,至今僅留下兩首。
一首七言律詩,題為《吳明卿自河南大參歸裡》。明卿為時珍知己,興
國(今湖北陽新縣內)人,同時珍隔江相望,交誼甚篤。吳因抨擊好相嚴嵩
而遭削職還家,時珍以此詩慰藉敵人,詩云:
青鎖名藩三十年,蟲沙猿鶴總堪憐;
久孤蘭杜山中待,誰遣文章海內傳?
白雪詩歌千古調,清溪日醉五湖船;
鱸魚味美秋風起,好約同遊訪洞天。①
詩中對吳公為官30 年,剛正不阿而遭罷官,深表同情;安慰他與其蘭杜
孤芳于山中,何如吟詩為文傳之海內?日醉五湖,詩傳千古,遠比混跡官場
清高;約二三好友朝夕同遊,共饌鱸魚,信為人生樂事。勸慰故友之深情,
糞土官宦之氣概,躍然紙上。
另一首七言絕句,為贊劉雪湖《梅譜》而作。雪湖亦時珍好友,浙江會
稽(姚、淛二水所經地)人,明代著名畫家王冕的高徒,以寫雪梅著名,亦
工詩。時珍得其《梅譜》,寄詩稱讚:
雪湖點綴自神通,題品吟壇動鉅公。
欲寫花箋寄姚淛,畫梅詩句冠江東。②
詩中盛讚劉公點綴梅花獨具神韻,其題畫之詩亦久為詩壇名家所傾倒。
開啟《梅譜》,愛不釋手,急展花箋寄詩遣懷,以博詩畫冠江東的老友一曬。
此詩讚美雪湖詩畫之高雅,反映了二人的深厚情誼,流露了李時珍的詼諧風
度。
從以上二詩,不難想象李時珍廣交士林,吟詩品畫的高雅情趣。李時珍
的詩文雅興,尤為突出地反映在他“蒐羅百氏”而彙集的歷代名家詠藥詩中。
翻開中國文學史,很難找到以詠藥聞名的詩人。文學史家從未編集過吟
藥詩,分析吟藥詩的藝術特色。只有《本草綱目》為我們提供了寶貴資料。
《本草綱目》中,李時珍為了說明藥物產地、性味、主治的特點,經常
引用名家詩篇。全書引詩詠藥有數十處之多,獨具一格,耐人尋味。
李時珍常引《詩經》名句,證明某藥早已為人注意。著名詩人李白、杜
甫、白居易、劉禹錫、張籍、王維、蘇東坡等人的作品,或引全詩,或引名
句,順手拈來,闡明藥性藥理,讀來令人賞心悅目。
薤名藠頭(讀叫頭),是韭蒜一類蔬菜。其藥性是溫是冷,眾說不一。
李時珍主性溫說,引杜詩為證。“按杜甫《薤詩》雲:‘束比青芻色,圓齊
玉箸頭。衰年關膈冷,味暖並無憂。’亦言其溫補,與經文相合。則冷補之
說,蓋不然也。”(《薤·發明》校點本第三冊,第1591 頁)的確杜甫的詩
句:“衰年關膈冷,味暖並無憂”,正是薤性溫補的有力明證。讀者印象深
刻,歷久難忘。
百合,其根如蒜,《名醫別錄》註明它有止淚功效。李時珍引用唐代王
維詩云:“冥收到百合,真使當重肉。果堪止淚無,欲縱望江目。”(《百
合·發明》校點本第三冊,第1681 頁)送別江干,孤帆遠影,珠淚縱橫,冥
收百合,以備止淚,是很自然的。名人詩句,驗證百合止淚之功,格外生動。
百合可止眼淚,車前子則可治眼病。唐朝詩人張籍的詩被李時珍引用。
詩云:“開州五月車前子,作藥人皆道有神。慚愧文君憐病眼,三千里外寄
閒人。”(《車前·發明)校點本第二冊,第1070 頁)時珍看中此詩的藥學
內容:(1)車前子果有治眼良效;(2)以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