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你依然是個婆羅門,依然迷信,依然暴力。
提問者:人們並不想擺脫過去。
克:你擺不擺脫沒關係——別擺脫了,活在你的痛苦中好了。不過,如果你想了解“清晰思考”,並超越它,你就必須面對某些事情。如果你說,“不過,我不想改變我的傳統”……
提問者:你就不能至少幫我們……?
克:先生,我們不就在這麼做嗎,我們就在這麼做。注意,先生,如果過去有幫助,如果傳統有幫助,如果文化有幫助,如果這些都有助於你現在活得充分、清晰、快樂、健全,綻放良善之花,那過去就是有價值的——但它有嗎?你揹負著全部傳統,過得快樂嗎?
提問者:過去就像看一塊煙燻過的玻璃。
克:沒錯。所以,過去實際上幫不了你。
提問者:一點兒也幫不上。
克:別忙著說“不”,因為你只是在講另一個觀念。除非你去做,切斷你跟過去的聯絡,否則你不能說“是的,那沒好處”。
提問者:我們有機會了解你,因為我們聽你的演講聽了很多年。但一個小孩子並沒有這樣的機會。
克:“我們有機會了解你,因為我們聽你的演講聽了四十年——但一個小孩子卻沒有,包括其他很多人!”你究竟為什麼要費心來聽演講?哪怕是一天,或者更糟,一聽就四十年?真是悲哀!不知道你們這些人活在哪個世界。
我們回到問題上。顯然,如果我總是在回頭看過去,我就永遠看不清現在的任何事。我需要雙眼來看,但如果一直在回頭看,我就看不清現在。我需要做的就是看現在,我不能看現在就因為我揹負著過去、揹負著傳統。傳統告訴我“跟離過婚的女人結婚很不好”,或者我的面子告訴我“那個人很糟糕,因為他不道德”(不管那可能是什麼意思)。我們都這麼做。那麼,我會怎樣對那個人?我的偏見即傳統,阻止了我對那個人友善和情誼。
在技術領域,過去可能有所幫助,但在生活領域,過去幫不上忙。我知道,這句話現在對你們來說還是個理論,你們會念叨這句討厭的話,還以為自己理解了。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思想跟過去有關,而我又必須徹底活在現在並瞭解現在,那要怎樣把過去放到一邊卻又發揮它的作用?這就是你們曾提到的問題。明白我的問題了嗎?我得生活,我得生活在這個世界,在職場上我需要技術知識,你知道這其中涉及的一切——科學、官僚主義。如果你是教授,情況就是這樣,即使你是工人也一樣。我還明白了——今天早上我領悟了一些事情——我領悟到,要活得徹底、充分,就不能被過去幹擾。於是我就問自己,“這怎麼辦得到?我怎麼能極其高效、理性地生活在這個技術世界,懂得越來越多的技術,卻又活在另一個層面上,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在同一個層面上卻沒有過去的干擾?”在技術領域,我必須仰賴過去,在另外的生活領域——沒有過去的份兒。我們明白這一點了嗎?
根本問題(5)
提問者:是的,我們現在明白了。
克:哦,很好!我問自己(不要笑,先生),現在我問自己,這怎麼辦得到。
提問者:可以過雙重生活嗎?
克:不是這個意思。你知道,你正在過的就是“雙重生活”。你去寺廟,用炭灰塗抹自己;你知道寺廟的組織情況,鍾鈴法器,敲敲打打。同時你又活在技術層面上。實際上你就過著雙重生活,嘴上卻說,“這辦得到嗎?”當然可以,因為你就在這麼過。但我們並不是在談論雙重生活。好好檢查一下這個問題的複雜性,我們必須得有技術知識,但又必須從知識、過去中解脫出來。這怎麼辦得到?你現在過的雙重生活已是既成事實,你在把生活搞得一團糟,你去寺廟同時又操作機器。你塗抹炭灰或不管什麼同時又去辦公室上班。這是一種瘋狂。那麼,這怎麼辦得到?你們明白我的問題了嗎,先生們?你們來告訴我怎麼辦。你們認為那不是雙重生活?
提問者:只在必要時使用技術知識,其他方面則不用。
克:但生活中你總是要用到那些知識——上班,回家,沿一條路走,看一棵樹,做官僚性工作等等。這種腦力運作時時刻刻都在進行。人們沒看到這一點。你不能割裂它,是不是?慢慢來,慢慢來。你不能把生活一分為二,變成技術性生活和非技術性生活。但這就是你們做的事,於是就過上了雙重生活。所以我們問,“可以全然生活,使兩部分都包含在整體中嗎?”理解了嗎?我們過著雙重生活,兩部分互不相關:上班,學一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