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有點奇怪了,明明是因寒導致的血淤,為什麼在這個女孩身上沒有常見的讓人致寒的生活習慣呢?
於是,我繼續追問下去:“你想想看,最近有沒有吃了很多西瓜、梨等水果,或者喜歡吃藕、苦瓜等食物呢?”
“您真神了!連我最喜歡吃西瓜都知道!”她眼睛瞪得溜圓,似乎我“能掐會算”,“還有,我特愛吃清炒苦瓜,頓頓離不了。這可是我們女生的減肥美容食品哦。”我微笑了,在中醫看來,沒有無緣無故的疾病。倘若是寒邪致病,如果沒有外界之寒(比如,寒冷天氣、空調冷氣)侵入,則必有內在之寒(寒性食品、冷飲等)產生。西瓜和苦瓜都是典型的寒性食物,如果體質偏寒的人吃了,就特別容易“雪上加霜”釀成寒性疾病。
“艾姜煮蛋”,掃淨人體惡寒(2)
也許有人會質疑:大夏天的我也喜歡吃西瓜呀,難道多吃了幾塊,就因為西瓜性屬寒涼而把我吃成“冰疙瘩”了?對一般人來說當然不會。舉個通俗的例子:每天的天氣變化不定:有時寒,有時熱,有時溼(雨、霧),有時燥,有時風……絕大多數人都不覺得怎麼樣,只有個別體虛之人會因為天氣變化而經常感冒。吃西瓜致寒也是同樣道理,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問題,但如果你體質偏於寒性,而且每天都大吃特吃西瓜、苦瓜這些寒性食品,那麼,寒邪就會積少成多,乘虛而入。
聽完這個道理,這位姑娘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雖然在月經前很注意不喝冷飲、碰冷水、吹空調,但是,飲食上還是沒有刻意避開寒性食物,所以,西瓜之寒、苦瓜之冷,就趁機偷偷進入體內,讓自己痛經的毛病屢犯不止。
“像我這樣寒性痛經的姐妹們挺多的,我們到底該吃什麼最好呢?”
我回答她說,我教你做一個“艾姜煮蛋”,不僅能養生治病,還能美味解饞呢。到中藥店買一點兒艾葉、乾薑,到商店買來雞蛋、紅糖。每次的比例是:艾葉10克、乾薑15克、雞蛋2個、紅糖適量。做起來非常簡單,將乾薑切片,和洗淨的艾葉、雞蛋一同放進鍋裡,加適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雞蛋煮熟。然後,把煮熟的雞蛋剝殼,再放進鍋裡藥汁中煮10分鐘,加進紅糖。好了,一道熱氣騰騰、火力十足的“艾姜煮蛋”就“出爐”了。吃蛋喝汁,美味可口,但功效完全相當於苦口的中藥。
這道藥膳來源於古代名方中的艾薑湯,其中艾葉能暖氣血而溫經脈,專治女性氣血寒滯、腹中冷痛;乾薑能去臟腑之沉寒,最擅治下焦虛寒、胃部冷痛;而在艾薑湯中加入雞蛋和紅糖,則能補血活血、扶正祛邪,讓人盡享“熱情”的美味。
一個月後,這個女孩又來複診。她告訴我,每天吃一次“艾姜煮蛋”,這個月再來例假的時候,肚子一點都不痛了,以前的“冰腳丫”現在也有了熱乎氣兒。而且,她還把這個靈丹妙法告訴了她所有的閨中好友。這次來,她不是讓我看病的,而是詢問像她這樣寒性體質的人,到底什麼該多吃,什麼不能吃?
碰上這樣有靈性的患者,我打心眼裡高興。“艾姜煮蛋”不僅能治常見的寒性痛經,更能掃淨女性體內的諸多惡寒症狀,比如經常怕冷、手腳冰涼、唇舌青紫、小便清長、大便稀而不成形、肚子冷痛、月經紫暗夾血塊等。這類寒性病症雖然名目雜多,但都可以靠“得溫則舒”,“得溫痛減”這條準則來辨別。
什麼能祛寒呢?但凡熱性、溫性的中藥乃至食物,都是清掃體內寒證的靈丹妙藥,又何止艾姜煮蛋?我給她列了個針對常見寒性疾病或體質的食物宜忌清單:少吃生冷寒涼的黃瓜、冬瓜、藕、萵苣、荸薺、瘦豬肉、鴨肉、海蜇等食物,少吃西瓜、梨、柿子等水果,少喝綠茶、綠豆湯等飲品。多吃性屬溫熱的韭菜、芫荽(即香菜)、牛肉、羊肉、雞肉、鱔魚、海蝦等食物,多放蔥薑蒜、辣椒、花椒、胡椒等熱性調料,多喝生薑紅糖水、紅茶等飲料。女性朋友喜歡吃零食,還可以多吃點瓜子、荔枝、桃杏等小吃。有了這張清單,自己就可以製作“驅寒妙藥”,比如,韭菜炒海蝦、香菜爆鱔魚、水煮胡椒牛肉片等等。
其實,普通人飲食的寒熱風燥溼等屬性和中藥的藥性沒有太大的差異,只要你真正留意,生活處處有中醫啊!
養吾浩然正氣,生活處處有“人參”
對身體有病的人而言,無論是中藥、西藥,還是飲食、運動,乃至閱讀、書法、娛樂等,都可以變為針對病患的有效之藥。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就是為了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育一個人的“浩然正氣”,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孟子所說的“至大至剛”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