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以培養模特為主,所以我常在時尚圈裡混,這使得我格外在乎男人應有的品味。我覺得一個男人的穿著可以折射出內心的許多東西,男人的服裝和配件一定要精。我常穿ARMANIi、GUCCI、POLO、PRADA、BOSS、BURRY、VERSACE、登喜路這些牌子的服裝,襪子一般是POLO和BURRY,內褲是CK、夢特嬌和韓國的伊卡露絲。像ARMANI、GUCCI、POLO比較適合時尚的男人穿,而登喜路則適合穩重的男人穿,我是不同場合穿不同的衣服。我比較注重生活的品質,我沐浴用紀凡希,面霜用Anew,累時我會用天然的香精油泡澡,既消除神經疲乏又可緩解肌肉痠痛。我用香水很講究,運動時我用Elenenes,平時則用聖洛郎、JAZZ和GUCCI,我覺得男人用香水是一種有教養的表現,讓談話物件身處於一個氣味芬芳的環境,本身就是對他(她)的尊重。
經濟實力不同,每個人追求的具體目標不盡相同。但是,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是完全一致的。其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現代中國人向科學成熟的消費心態靠近:適當地選用適合自己的商品,在減少用量和花費的情況下挑選更優質的產品;不盲目追求名牌,在個人經濟實力允許時,優先選擇品牌產品。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不同人群的品牌生活才能越來越接近追求美好生活的品牌精神。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4、品牌分子和NONO族
隨著品牌對日常生活的滲透越來越廣、越來越深,有時都很難說是品牌改變了人還是人造就了品牌。人們對品牌的態度也因人而異,有的激情投入,有的保持距離,由此也產生了兩種迥異的時尚人群——品牌分子和NONO族。
品牌分子的標準很簡單:熱愛品牌;對品牌挑剔而又忠誠;具有保持一貫生活水準的經濟實力。生活方式的潮流在不斷演變,總想走在前沿的品牌分子用品牌來界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在尋找真正的可以作為生活標準的品牌意義:專業的設計水準和精細的製作程式;有口皆碑的品質保障;商業化演繹的品牌精神……
“稍好一些,稍貴一點”是很多品牌分子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謙虛的概括。在不與自己收入脫節的前提下,用名牌來寵愛自己有什麼錯呢。
所有的品牌分子對於品牌都有一種欲罷不能的心情。在外資企業擔任高階營銷代表的王峻不無感慨地談到自己的感觸:奢侈背後的潛臺詞是實力和追求,只是追求的程度和方向在發生著變化。起初,對於品質的迷戀讓我們嚐到了“品牌”的好處,接下來“品牌”的製造者們已經不滿足於你只是享受他們所提供的高品質,他們在穩固品質的基礎上,努力地向你推銷一種品位文化,並透過打包的形式提升產品的價值,最終來提升你對品牌的忠誠度,讓你對品牌的依賴成為你的生活方式。當一切成為你的習慣,你便成了真正的品牌分子,自此無法逃遁。
“關於品牌,我們必須要多次面對‘價效比是否合理’這個問題的拷問。如果你最終也無法解決內心深處關於這個問題的糾纏,那麼你不會成為品牌分子。作為品牌分子你應該明白‘貴的不一定是對的,但是對的一定不會便宜。’” 堅持用名牌來寵愛自己的王峻頗有心得:“其實作為品牌分子,你要做的決不是考慮它的價格,而是要衡量它的品質、品質背後的文化以及它所要宣揚的生活方式是否是你所期待的。”
“品牌是難以被量化或者被統一衡量的,所以我更願意用名牌來稱呼它,因為在這樣的稱謂中,我所界定的至少是真正擁有高品質的東西,並不是進了商場專賣店的毫無設計可言的服裝或者是參加了兩季房展會、大把花錢做廣告的所謂明星樓盤。”在律師事務所任職的劉先生有自己的品牌評判標準,所以在品牌族群中,他是比較理智的一份子。
品牌分子對既有的品牌有著良好的認知能力,但是一旦面臨一些新生事物,他們又會有些被動,他們習慣性地將那些打著“品牌”旗幟的產品與高品質乃至他們理想中的生活方式聯絡在一起。比如,當他們面對居住這樣一個複雜的命題,他們既往的經驗便顯得很不可靠。
某“明星樓盤”的擁有者小唐對此頗有感觸:“我以判斷範思哲(Versace)和阿瑪尼(Armani)的方式選擇了現在的樓盤,但是實踐證明我犯了一個原則上的錯誤。我是在假定它是高品質並且還附帶我所期望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下購買的房子,但是事實上它是一個‘偽名牌’。而且它並不像我在範思哲和阿瑪尼之間的選擇。儘管我覺得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