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與香港、米蘭同步流行。
房子我可以住得差點,但傢俱決不馬虎。沙發是真皮的,廚房和廁所裡的潔具是TOTO牌,油煙機、燃氣灶全是美的牌。
生活用品的品牌本著實用、經濟的原則,比如力士香波,夏士蓮香皂等。
每天精打細算地過上屬於自己的品牌生活,我覺得挺開心。
中等收入者的品牌生活:用心包裝+彰顯品味
相比起中低收入人群,高學歷、高收入、高消費已成為中等收入者必備的特徵。在當代中國,城市裡的中等收入者常常被人們稱作“白領”甚至“小資”。這個稱呼更像是送人的禮物,必須有好看的包裝,而他們也正是用這些包裝來聚焦別人的目光……
Rosemary:生活中品牌無所不在 (Rosemary,女,北京,某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年薪12萬)
我的工作性質註定了我必須注重自身的外部形象。我們不僅僅要穿名牌,而且還要設計感非常強,任何飾物都不可以掉以輕心。鞋子和手袋也從不馬虎,幾十塊錢的折價皮鞋不可能出現在我的鞋櫃裡,就連我逛街時隨意拎的小布包也絕對“系出名門”。價格不菲、品質優良的香水、化妝品也是我不可或缺的“武器”。
在吃的方面,我倒不是很在乎。可以從高檔的西餐廳吃到特色的野味餐廳、小菜館,從城裡吃到城郊,只要味道好,服務過得去就能接受。有時我甚至會一個人去肯德基,坐在靠窗的位置吃雙份炸雞翅。
我喜歡那種小區管理到位、環境優美、附帶會所的高層公寓。在我的公寓裡,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腦、音響、藤製沙發一件也不少,而且都是師出有名的高檔品牌。為了不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我沒有選擇全款買房,而是貸了一部分款。我買的帕薩特轎車也是如此,從銀行貸了10萬。
其實,我倒並沒有什麼特別偏好的品牌。不過,只要是質量、口碑不錯的東西,就肯定是品牌產品。
Frank:身體感觸名牌 (Frank,男,廣州,某公關公司新聞總監,年薪15萬)
直接與身體接觸的用品肯定要用名牌。我喜歡有個性的品牌,像荷蘭的J…star,休閒、個性突出、總在一些不經意的部位有精彩的表現。所以有時我也穿唐裝和民族服裝,當然是被時裝化了以後的。最近我喜歡穿軍裝,那種美式、德式的正牌軍裝,我身材比較高大,穿軍裝很威風。鞋子我喜歡“步行者”,它給我一種滄桑、步行了千里的感覺。生活用品裡,直接與身體接觸的肯定要用名牌,這馬虎不得,我用日本的男士護膚品。香水我一定要用3天不散味的牌子,Colofne我就很喜歡用。傢俱我喜歡原創的、用原木做的,與價格無關,只要樣子喜歡就買。手機、數碼產品我會緊跟潮流,車我喜歡越野車,正準備買,為了以後駕車旅行。旅遊,我喜歡到能與心靈對話的地方,像西藏、青海、新疆,到了那些純淨得讓你落淚的地方,能讓我有一種小時候依偎在母親身邊的感覺,溫暖、安全、單純。
高收入者的品牌生活:描述身份+高度自信
市場需求催生了新一代的高收入階層。他們的年薪一般都在50萬以上,有的甚至百萬。他們大多是公司的CEO(執行長)、CFO(財務總監)或COO(首席運營長)。能描述他們不凡身份的惟有與身份相抵的品牌了,這些品牌充斥著他們的一切……
Helen:我愛經典 (Helen,女,上海,某傳播公司高階顧問,年薪90萬)
我的品牌觀念可能和我的工作有關,我經常接觸世界頂級品牌,所以自己也很注重建立有品牌的生活。比如香水,我偏愛的香水牌子很多,常用的有蘭蔻、Lanvin,它們的香味會持久不淡,使我工作的時候始終心情愉快。我的衣服大都在國外買,尤其比較偏愛拉夫勞倫,即使是休閒服,也大都是拉夫勞倫系列的。我在上海我經常去巴黎春天這樣的百貨商店,但主要是看,並不買。我不喜歡鑽石,但是鍾愛藍寶石,像卡地亞的戒指我就很喜歡。對於這種小飾品,我是很迷戀的。我覺得品牌的有名和實用很重要,比如開車,我在美國有一輛奧迪,在美國度假時就喜歡開車旅遊。品牌裡的感情因素也很重要,曾經有一個好朋友送我一枝萬寶隆的筆,現在看來雖然很俗,但我後來買筆還是喜歡用這個牌子,因為情感的因素已經溶入品牌的聯想中了。
Jack:折射內心世界 (Jack,廣州,某模特公司藝術總監,年薪7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