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理學生課堂上的行為。你可以對某個學生說:“你可以繼續聊天和胡鬧,這意味著你課後可能要留堂(指在放學後,或者午餐和休息時間,將做了錯事的學生留在教室裡一段時間,有時會要求他們完成額外的作業,以示懲罰。——譯者注),你自己決定吧。”

第三章 提升男孩子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覺察 16。不要把你的觀點強加於人

成員較多的家庭往往不可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願望和要求。再說,這樣做,對孩子沒有什麼好處,對父母也是如此。擁有太多的選擇機會,會削弱男孩子的自我意識:如果男孩子從來都不做真正的選擇,他便不能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在太多的事情上選擇過多,也會讓他感到迷惑和不滿,因為他會覺得父母沒有負起責任,家庭規則也因之變得不太明確。

太多的選擇機會很容易引發爭吵,因為他認識不到自己的要求何時會變得過分。而且,擁有太多的選擇機會,還會縱容他操控局面;使他難以作好應對失望的準備;可能促使他變得自私,對他人的需求麻木不仁;使他免於承擔責任,因為如果他不喜歡自己最初的決定所產生的後果,他總是會說:“很遺憾,我選擇錯了——我想選擇這一個。”

要想幫助男孩子提升自尊,我們必須對給予他的選擇機會進行限制和管理。

家長:

●有管理的選擇意味著“不是這樣,就是那樣”的決定。你對他的選擇設限本身,已經表明了你樂見他有何種選擇。

●有限制的選擇意味著一天之中只能有幾次選擇的機會。

●避免沒有任何限制的開放式選擇。比如,天冷時,你最好對他說:“今天你是想穿牛仔褲還是田徑服”,以防他選擇短褲。早餐選單上供他選擇的東西不超過三樣。

●確保你提供的所有選擇都是可以實現的。

●通常情況下,對家人團聚的時間如何度過,不應該由男孩子來負責安排。

教師:

●選擇能給人以激勵。如果男孩子可以選擇做什麼以及如何做,他們往往會更加投入。

●在進行學生課題研究時引入選擇機會——選擇不要太多,否則學生無從選擇;但也不能太少,否則無法突出學生的個性。

●在完成沒有太多選擇餘地的課堂任務時,可以嘗試進行集中選擇的活動。比如,“如果我能選擇成為一種食物/一棵樹/一種色彩/一件樂器/一輛小汽車/一個國家/一件傢俱/一種動物,我願意是……,因為……”

第三章 提升男孩子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覺察 17。在你的世界裡為他的情緒留下一席之地

我爸爸可真讓人受不了。他從不和別人討論任何問題,只是申明自己的觀點,並宣稱其他觀點都是缺乏根據和愚蠢的。他總是試圖告訴我該思考些什麼,如何做每一件事。當我必須自食其力時,我發現他的聲音總是縈繞在我耳邊,怎麼也揮之不去。

父母或成年人很容易因為自己的身份和智慧而變得自信,而在幾乎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意見,單方面地宣告一些什麼,並將自己的決定強加於人,從而壓制了兒子日益增長的發現自身對事物的看法的需求。

過多的批評或者讚賞,或者過度使用獎賞手段,會產生相同的後果:你這樣做,即是在要求你的兒子完完全全遵從你的觀點和價值觀,而沒有給他留下任何形成自己的觀點和價值觀的空間。我們必須在自己與孩子的觀點和價值觀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孩子,特別是青少年時期的孩子,正處於重構自己之前先解構自己(指在探求自己的身份——自己是誰——之前,先從否定的角度——自己不是誰——來界定自己。——譯者注)的時期,常常會拒絕父親/母親的模式,而探求自身的新身份。他們應該自由地探求自己的身份,做父母的不應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他們身上。

家長:

●徵詢你兒子對事物的看法。比如,可以對他說:“我喜歡這個,不過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看法如何。”而不是說:“那太好了,你不這樣認為嗎?”你也可以說:“你覺得那個電視節目如何?”而不是說:“那個電視節目簡直就是胡說八道。”

●認真考慮你真正在意什麼,並要意識到:當他堅持其獨立性時,可能將目標指向你所在意的那些東西。如果真的如此,不要因此而感到不快。

●對於年齡大一些的男孩子來說,你越是將你的看法和價值觀強加於他們,並自以為他們會贊同你的這些看法和價值觀,他們拒絕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