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之事,樞密院對孟松海三人的軍法審裁有底案了麼?如今訊息在國內傳播,典論有罵三人是懦弱怯敵,也有贊他們仁義,守了我英華身為華夏正朔的道義,此事不得不考慮這些典論。
範晉板著臉道:“戰事未完,還不急論處,但軍法即是軍法,跟輿論有什麼關係?”
接著他面『色』又緩和了:“我個人意見是,失職難逃,怯敵還算不上,畢竟對方並非清兵或民軍,而只是民人。”
陳萬策搖頭感慨:“北面朝廷真是出息啊,先有新會人,後有定海人”,…”
他們在談軍政,下面韓玉階等人有些坐不住了,本以為朝廷能順手就將此事搞定,卻不想遭了民人抗阻。朝廷礙著華夏大義,不好對民人大揮屠刀,這事確實難辦。
韓玉階起身拜道:“陛下,此事根底既關經濟,我們能作些什麼?”
置政廳沉寂片刻,就聽啪的一聲肉響,李肆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我想到了!”
李肆霍然起身,他本在沉思,被韓玉階這話點醒了。
人民戰爭!?
你滿清搞人民戰爭,難道我英華不能搞人民戰爭!?
你用貪婪狡詐,懦弱無恥的官商縮在背後,推著犬儒,領著愚昧民人在前,我就不能也縮在後面,推著為了百分之百利潤就能拋頭顱灑熱血,代表民間資本的商人跟你對戰?他李肆和英華不能不顧華夏道義,但拐這麼個彎,自然就不必背上道義責任了。
好吧,咱們南北兩面,就來場人民戰爭!
李肆理清了思緒,諭令一條條佈下來。
不管你滿清答不答應,我英華就當江南是自由通商之地了。國中工商,都可去江南作生意。
可那是滿清治下,滿清官府當然是不答應的,怎麼辦呢?
英華朝廷,幫國中工商解決滿清水師、綠營、滿兵以及鄉兵團練,但凡是兵,英華大軍都能名正言順地剿滅,這當然沒什每道義可講。
可江南民人要是阻攔禍害呢?
這是問題的關鍵了,韓玉階等人就只關心這個,李肆就一句話:“民人的問題,民人自己解決。”
把這話嚼了好一陣,梁博儔最先醒悟過來,他結結巴巴地道:“這是、這是說,我們可以自組軍隊?”
置政廳譁然,韓玉階趕緊糾正道:“是護衛!只是護衛!”
李肆點頭:“在產業保全上,可援引航海條例。滿清官兵,連帶地方鄉兵,只要是兵,都由朝廷解決。如果是民人,就由你們自己解決。”
朝廷賣槍,賣小炮,讓去江南作生意的商人自組護衛隊,朝廷還要在江南建設據點,用以週轉商貨,保證英華之人的安全。
換了其他地方,要有槍有炮才能作生意,商人哪願意幹,可那是江南……
這幾名西院院事兩眼都是綠的,比如梁博儔,有英華這般撐腰,他就可以直接在江南敞開賣鹽,江南鹽商的末日可就到了。而佛山樑煥,更可以直接在江南收購生絲棉花,傾銷棉布,之前所提的那些目標,打垮江南豪商資本,他們根本是直接挽起袖子,赤膊上陣了。
跟這般利潤相比,一點血火之災算得了什麼?
讓韓玉階領著西院這些人回去謀劃,細節,置政廳裡就剩下李肆跟範晉等人。
範晉憂心地道:“這些商人,在國中有諸多規矩拘著,不敢太過禍害國人,如今放去了江南,會不會搞得太過”“”,
他的擔憂很合理,有槍有炮,還有朝廷撐腰,英華這幫商人,在江南窮盡壓榨剝削之事,稍稍有點想象力都能知道。
薛雪搖頭道:“這不正好?不管是滿清的官府還是民人,都治不了他們,只有咱們英華朝廷能治,到時候他們不還得找我們英華朝廷,幫著他們作主?”
陳萬策也道:“江南也有工商,到時江南工商,怕也是要找上英華朝廷,到那時……”
三人都看向李肆,眼中熱意再難遮掩,未盡之話是,到那時,江南即便還蒙著滿清的皮,骨肉怕都已附著在了英華之上。
如此一樁偉業,要如何下手呢?
眾人興
奮地展開江南輿圖,這樁謀劃,先就是要在江南找個落腳點。就如南洋正興起的殖民熱一般,要將荒僻之地轉為自家地盤,第一步就是建立一個據點。江南雖是華夏之地,可英華將其當作民間殖民事業來搞,那就沒什麼顧忌了。
李肆的目光在杭州灣南北掃了一趟,手指落在了一處靠海的地方。眾人定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