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部分

據說現在社會上的年青人被稱之為視聽一族,他們的老師自然就是電視。其實這個老師的角色本來是由電影擔當的,但電視以它強大的普及優勢而擊敗了電影,並且心安理得地扮演著為人師表的角色。我們且看看這個老師的風彩,看看它的魅力究竟在哪裡?我認為現在再討論電視是憑藉著什麼優勢而走進千家萬戶未免已經為時過晚,因為那些優勢即電視的特點在各種各樣的書籍和教材中早已有了贅述,我再談之也沒有太大的意思,還有些搶了傳播學老師的飯碗之嫌。對於那些及時性和廣泛性的說法也自然會有人明白。現在既然電視已經走進了各個家庭,那麼我便想就電視作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名成員時的特點說上幾句。我想,這才是現代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因為如何面對電視並不是一件十分容易應付的問題。

同樣的,在電視走入幾乎所有的家庭之後,它依舊是一種傳播媒介,依然具有傳播體的一切共性,這點等同於報紙與廣播。但它畢竟是電視,更具有其自身的特點。我想從兩個方面進行討論,即電視的技術角度與電視的情感角度。前者可以使我們關注電視本身的特性,屬於硬體特點,而後者便帶有文化味道。而這兩個方面也恰恰揭示了電視能夠以及如何改變這個世界的原因。

前面說過,電視是作為一項科研成果而被髮明的,這樣,它自身的傳播手段便有著科學的侷限性,而這種侷限性則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首先是視聽性。我們知道電視是透過聲畫來傳播資訊的,而我們去感知它便也相應地運用眼睛與耳朵。而人的感知能力要包括視聽嗅味觸與覺,這樣人們在面對世界時才可能達到最大限度的認識。顯然,電視的這種視聽性並不能滿足人類的所有感知。久而久之,視聽的發達將導致其它感官的退化,而這個侷限便是由電視的視聽性所決定的。

其次是製作性。任何一個電視節目包括新聞與劇情都是製作出來的。人們總有一個習慣,過份的相信“眼見為實”(在這一點上電視與電影有著明顯的區別,即電影首先告訴觀眾說這是假的,而電視往往稱自己為紀實報道等等)。所以當電視製作出來的畫面,即便它虛假,卻很少有人會提出異議,而虛假對於現在的技術來說也並不是什麼難事。在電視節目的製作工序中,這種主觀的強烈的欺騙性是無時不在的,尤其是那些新聞,剪輯臺上就可以重演政治,再比如說每年春節晚會的假唱,這一切有誰知道呢?

以上的兩個特點均是由電視的技術因素而決定的。前者迎合了觀眾的惰性,而後者則支配了觀眾的思想。當然,我在這裡所說的只是電視可能造成的危害,以警示那些沉迷於電視的人們。說到沉迷於電視便自然而然地引出電視的社會情感問題。無可否認,電視的確已然侵入到人們的精神領域,並且影響之廣泛也令人咋舌。嚴格地說,這並非是電視本身的特點,而是人們對電視的情感特點,即依賴性。這並不是什麼危言聳聽,電視以它一種物質的身份卻儼然成為一個家庭成員,而許多家庭與許多人都要面對這樣的尷尬,他們已經離不開電視。電視奪走了家人之間交流的時間,成為最理想的情人。所以,這一點也最可悲了,再多的例子根本就不用舉,與其說人們以電視為伴不如說電視奴役了人,使人們喪失了許多電視以外的東西。

在上面我所了許多電視臺不愛聽的話,列舉了一些我認為的危害,實際上也沒有說全,也沒有說到位,但我的意思絕不是排斥電視。我們知道電視是一種傳媒,它可以散發資訊,但它畢竟不是散發資訊的唯一一條途徑,我們要接受資訊自然也沒有必要只認準這麼一條道。所以寫了上文只是想把電視的溫度降一降,也許這樣我們會發現許多由於看電視而耽誤了的事。

韓兮

2000年於頤和園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讓我們的想象力被別人主宰:《地海傳奇》開播

《指環王》看得我是熱血沸騰,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史詩般的宏大場面,豪邁的英雄主義無不令人歎為觀止。

閉著眼睛想了一下,中國的神話故事絕不少,但被拍成電影的卻屈指可數,《孔雀公主》,《梁山伯與祝英臺》等等,想象力有的,但從製作角度來說似乎差得很遠。倒是香港那套《人間道》為國人爭了一個臉。

當然,技術與資金可能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此類電影少得可憐也在情理之中。

驚聞與《指環王》齊名的《地海傳奇》12月14日在美國科幻電影片道已經隆重推出了,心中有著無限的期待,也不知會不會引進。

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