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臥,夢見自己作了“槐安國” 的附馬,並任“南柯太守”長達二十年,育有五男二女,榮耀一時。後來與檀蘿國交戰大敗,被國王遣發歸家。醒來後根據夢裡的線索尋找,發現“槐安國”和“檀蘿國”原來都是蟻穴,而“南柯郡”則是古槐上南向的樹枝。
虛擬世界與天堂、地獄、奧林匹斯神殿、烏托邦這些概念不同。後者雖然在現實中並不存在,但作者在幻想中賦予了它們存在的可能性和位置,只是生活在塵世,或今世的人們不能找到它。而“虛擬世界”則在作者的故事裡也是虛幻的。但在這些完全不存在的天地裡,卻有著真實的社會環境,許多角色還能在其中進行各類行動,演繹出完整的故事。(有關虛擬世界題材,詳見本書第一卷第三編)
“虛擬世界”題材在科幻文學中誕生較晚,直到電腦網路時代才蔚然成風。而《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與“虛擬世界題材”確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作者沒有寫到電腦與網路,當然不是他的錯了。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王嘉收集民間傳說,創作了文獻集《拾遺記》。其中有《貫月槎》一文:“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查(通槎,木筏)浮於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後來有人認為這是一篇記錄飛碟一類神秘事件的文獻。但是,古人創作這類作品時,在忠實記錄與自由創作之間的界限並不清楚。我們也可以把它視為一篇描寫“不明飛行物”的幻想小說。
實際上,“槎”這個字在當時經常被用來表示飛行工具,如牛郎織女乘浮槎相會等。由於當時人類並沒有發明飛行器,所以大凡包含“槎”字的文獻,常有科學幻想成份在內。“由於時代的侷限,中國古代的科幻故事和科幻小說不可能使用現代人的詞彙,如鐳射、全息攝影、機器人、飛碟、外星人等。當他們幻想出這些東西來時,只好用他們慣用的詞彙來代替。如飛碟叫做仙槎、明珠、火球;望遠鏡叫寶鏡;機器人叫木偶人、傀儡、鐵冠人;而外星人,更多地被叫成羽人、鬼怪、神仙。”(《中國古代科幻故事》楊鵬編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5頁)
第三卷:中國科幻文學史 第一章:歷史長河尋科幻(2)
第二節:神話作品中的科幻萌芽
明代中葉,中國產生了古典浪漫主義的巔峰之作《西遊記》。科幻界的許多人士將這部鉅著視為科幻文學在中國古代的先驅。那些談及中國科幻淵源的文字,多數要說到這部傑作。不過,那種觀點的出發點,是以幻想,而不是科學作為科幻文藝的本質。《西遊記》本質上是一部神魔小說,它在當代文學中的“正嗣”,應該是現代魔幻小說,或者用近幾年流行的術語講,是奇幻文學。
當然,雖然本質屬於不同,但《西遊記》的創作思想與科幻文學也有某些相通之處。最重要的一點,是作者自行構造了一個完整的幻想世界。在《西遊記》之前,中國民間雖然有大量的神仙傳說,佛道兩教在傳播時也構造有自己的神佛體系,但《西遊記》則是神佛體系的集大成者。它表現了作者的背景構造能力。在《西遊記》出現以後創作的浪漫主義作品,有許多都以這本書的神仙世界為背景。而現代科幻小說,一個基本的藝術性質,就是作者對虛擬背景的獨立構造。
其次,作品中一些具體構思與當今的科學技術和科幻文學的題材有類比之處。如千里眼、順風耳可以類比成對雷達、電視;用毫毛變成化身可以類比成克隆技術等。但作者完全無意把這些情節限制在自然觀的範圍內,所以我們不能直接把它們視作科幻情節。
《西遊記》獲得巨大影響後,那嚴密宏大的背景,吸引一些文人出於興趣,相繼為其創作續篇和仿作。包括《後西遊記》、《西遊補》、《四遊記》、《續西遊記》等許多篇目(直到現代,童恩正和劉興詩兩位科幻作家還寫過續傳)。其中明人董說的《西遊補》比原著更接近科幻小說。在這部作者二十一歲創作的幻想作品裡,孫悟空進入“鯖魚世界”,親睹了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經典時刻和代表人物,如楚伯虞姬、奸相秦檜等,實際上,那是時間旅行題材的樸素構思。
第三節:東方的偽旅行小說——《鏡花緣》
從1790年到1820年,清期文人李汝珍用了近三十年時間,創作了中國自己的“偽旅遊小說”《鏡花緣》。當然,作者不可能瞭解到西方的此類作品,《鏡花緣》的誕生只是說明,各國文學史上都會出現相同的一頁。
李汝珍(約1763——1830)字松石,直隸大興人。雖然博古通今,但和莆松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