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在廣州,我用音樂療著感情的傷,一邊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一年後,我從容地在幾百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廣東省一所外語學院的英語教師。”

……

STARBUCK咖啡店裡的濃香漸漸散去,雷已經把他的故事講完了。我撥弄著咖啡杯裡的奶油泡沫出了神:身邊各種言語和杯光笑影與我無關,我只是一時解脫不出來……眼前,黃昏來臨。

後記

當初,我很擔心雷會拒絕我把往事發表出去。要是換了我,我也許沒有那個勇氣把自己的往事暴露在公眾的議論中。有人拿各種誇張的話語和走樣的故事版本描述〈丁香花〉的故事,他也曾經因為這種事情很難過、很氣憤。

時間可以洗刷一切,也可以沖淡憂傷;對於曾經的震驚和挫折、被過去淋溼的誓言,雷似乎都已經習慣了冷靜以待。在寫作的過程中,雷對多次的修改顯得很耐心,我感覺到:他已經心如止水。無論以後雷遇到什麼樣的誘惑和挑戰,我希望他能夠保持吟唱《黃昏來臨》時的情懷,我們要一起來捍衛這片因愛生成的聖地!

我還希望:雷在天堂的女友能繼續保佑他,讓他好好養病,實現理想。祝願《黃昏來臨》給更多朋友帶去一段優美的旋律,一個由《丁香花》引出的傳奇回憶!

* * * * * * * * *

有一次約他,我遲到了。他給我回簡訊說:“沒關係,我習慣了等人了。有一次我沒有約好就一等等了大半夜……”

我不知道,雷是不是經常和他的愛人在夢中相會?

黃昏來臨了愛人,獨自等待著夜深……

(全文完)

滾石音樂集團 梁佩瑜(二十六樓百合)

二零零五年 春節 於廣州

作品無關 鏡中世界(王晉康)

0英國小幽默:

喬治問英國《鏡報》主編:主編先生,《鏡報》的名字是什麼含意?

主編(把喬治拉到一面鏡子前):先生,請看吧,《鏡報》將客觀地向讀者描述一個完全真實的世界,就像你和鏡中人一樣。

喬治(向鏡中人伸出右手):噢,主編先生,的確完全真實,除了一點――這位先生用左手握手。

1《鏡報》記者米若2004年5月6日報道:韓日隧道開通10週年紀念

今天是韓日海底隧道通車十週年記念。韓朝聯邦、日本、中國、俄國政要齊集釜山舉行慶祝。9點整,日本國總理大泉一郎乘汽車到達隧道韓國一側出口,在此等候的三國總理上前與他熱烈握手。四位總理隨即發表了熱情的講話,盛讚韓日海底隧道是里程碑式的成就,標誌著東北亞國家更加緊密的經濟合作和政治融合。

小資料:韓日海底隧道,又稱海峽隧道或亞洲隧道,是一條連線日本諸島與朝鮮半島的隧道,1994年5月6日開通。隧道橫跨朝鮮海峽(對馬海峽),使由日本往返亞洲大陸的時間大大縮短。隧道長度240千米,為世界第一隧道。海底長度200千米。火車單程需150分鐘。隧道分兩層,上層為公路隧道,下層為火車隧道。

隧道由東北亞國際隧道技術公司經營。因為隧道建造費用極高,債務沉重,10年後仍為負債經營。但其窘迫的經濟狀況並不能影響周邊四國政府和民眾的熱情,所以也有人戲稱這是一個“政治隧道”。(注一)

2《鏡報》2004年5月6日專欄文章(作者:鏡報高階記者米若):從韓日隧道看英法隧道

韓日隧道已經開通10週年,周邊國家從該隧道中獲得極大的利益,包括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還包括一個可能更為重要的東西――友誼。相比之下,英法海底隧道立項已經20多年,至今仍是紙上談兵。造成這樣的拖延,既不是經濟也不是技術原因,在這兩方面,歐洲並不遜於亞洲。

有人開玩笑說,拖延原因在於英法的世仇。人人都知道一個笑話:在法國,落水後千萬不能用英語喊救命。其實,這並不是玩笑而是政治現實,只需把笑話的主角換一個角色即可――德國。英國議會屢次否決該隧道的建設,就是因為這樣一個不願公開承認的原因:害怕某一天,佩帶著納粹袖章、滿腦袋納粹狂熱的德國大軍會透過該隧道長驅直入,那時,恐怕連敦克爾克大潰敗之後的喘息機會也不可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