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就相當於21世紀人類的腳踏車。”
專業營銷人員喜歡運用跟體育相關的隱喻—“我們都為同一個團隊效力”、“這不是一場分組對抗賽,這是實戰”、“我們的工作已經做得非常成功,讓我們繼續保持下去”。雖然用體育作比喻很有效果,但是在演講中,儘量挑戰自我,標新立異,超越觀眾對你的期望,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我從卡巴斯基反病毒軟體的廣告中發現了一個新穎而有趣的隱喻。該公司刊登了整頁的廣告(其中之一是在《今日美國》上),畫面上是一位身著盔甲的中世紀士兵,他垂頭喪氣,背對著讀者。標題是“別這麼傷心,你一度非常優秀”。這條廣告將今天的網際網路安全技術公司(即卡巴斯基公司的競爭對手)比喻為笨重、老土的中世紀盔甲,當然無法和今天的軍事技術媲美。卡巴斯基公司擴充套件其營銷渠道,還將刊登著這一盔甲和標語的隱喻釋出到網站上,這一隱喻始終貫穿於公司所有的營銷資料。
類比是隱喻的近親,也很有效,是將特定事物附帶的資訊轉移到其他特定事物之上的認知過程,是由兩個物件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質,推斷它們在其他性質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方式。類比幫助我們理解那些對我們來說可能相對陌生的概念。“微處理器就像是計算機的大腦”就是英特爾公司運用得很成功的一個類比。在許多方面,晶片對於計算機猶如人類大腦一樣具有類似的功能—晶片與大腦這兩種不同的事物具備相同的功能。這種類比非常有用,也被媒體廣泛運用。當你發現一個很成功的類比的例子時,不妨在演講中堅持使用。網站、營銷材料都可以採用這樣的修辭手法。喬布斯喜歡運用類比,並樂此不疲,尤其是當類比適用於其競爭對手微軟公司時。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家沃爾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的採訪時,喬布斯指出,很多人說iTunes是他們最喜愛的Windows應用程式之一,“這簡直就像給一個在煉獄中飽受煎熬的人遞上一杯冰水”。
場景1 模擬幕後(3)
例證
站在聚光燈下,萬眾矚目,喬布斯從不吝於將這樣的機會和員工、合作伙伴以及產品一起分享,大眾參與演講佔了其演講內容很大的一部分。在2007年6月蘋果公司全球開發者大會(通常簡稱為WWDC,是一個蘋果電腦的釋出會,向觀眾展示其新的軟體和技術)上,當喬布斯推出代號為“雪豹”的蘋果新作業系統時,他介紹說“雪豹”有300項新功能。他選擇了其中的10項功能進行討論和展示,包括“時間機器”功能(自動備份)、“新兵訓練營”功能(在蘋果機上執行Windows XP和Vista作業系統)和“堆疊”功能(檔案組織)。他並不是簡單地在幻燈片中羅列這些功能,而是坐下來向觀眾們一一解釋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他還選擇了其中部分新功能,希望新聞界加以宣傳。為什麼讓媒體自己決定300項新功能中最有吸引力的功能呢?他隨後也向他們作了解釋。
你的產品是否能夠展示自己的優點呢?如果能,請把這一特點寫進演講稿裡,賦予它生命。你的觀眾希望能夠看到、觸控到並親身體驗你的產品或服務。
我曾經同高盛集團的投資者合作,協助矽谷新成立的即將上市的半導體企業的CEO做準備工作。該公司為移動電腦製作音訊晶片,並縮小了晶片的尺寸。正當我們準備投資者見面會時,這位CEO掏出一枚只有指甲蓋大小的晶片說:“你不會相信這小玩意能產生的音效,聽聽這個。”他開啟了他的膝上型電腦,並演示了他的音訊晶片。美妙的音樂給當時在房間裡的每一個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毫無疑問,向公司的投資者展示產品時,採用這種證明方式是非常明智的主意。該半導體企業的首次公開招股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位承銷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後來給我打電話說:“我不知道你做了什麼工作,但那位CEO很受大家歡迎,博得了我們大家的交口稱讚。”我沒有勇氣告訴他,其實我是偷學了喬布斯演講的技巧。
與合作伙伴分享舞臺
喬布斯總是邀請其合作伙伴以及他的產品一起登上舞臺。2005年9月,喬布斯在一次演講中宣佈,麥當娜的所有相簿都可以用iTunes欣賞。這位流行巨星突然透過網路攝像頭出現在舞臺螢幕上,並與喬布斯開玩笑,說她已經厭倦了不能下載她自己的歌曲。無論是一位藝術家,還是行業合作伙伴,如英特爾公司、福克斯公司,或者索尼公司,喬布斯經常與那些對蘋果公司的成功有所貢獻的人分享舞臺。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