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遊苑是皇家別苑,蕭真和蕭琚都來過多次,早對裡面地形瞭然於胸,過了樂遊苑便可到達金陵城的東城門。
蕭琚走了一路,已經從人船兩盡的慘態裡恢復過來,一入金陵,他渾身便迸出股子激進勁兒,對蕭瀾道:“派給我一千人,我知道條小路,可以直接殺進去。”
蕭真哈哈道:“我曉得皇兄說的是哪裡,幼時在裡頭迷了路發現的,牆外有山石,撬開有個小洞,不過此次都是兵勇,可以以人搭梯,翻牆而過,我一起去。”
“好”,蕭瀾點頭,“給你們兩千人,我在北門等信兒。”
人馬點齊,即刻出發。
霍氏從後面的車上下來,仰頭望了望天,這時刻尚早,朝陽未出,鐘山上晨霧繚繞,空氣裡帶著水汽,溼溼冷冷的,霍氏在身前虛抓了一把,又緩緩鬆手,說:“金陵裡總是這個樣子,溼漉漉,潮乎乎。”
“是”,白倩在身邊扶著她,輕輕應了一聲。
“在這的時候,成日罵這鬼天氣”,霍氏嘆口氣,又略略笑起來,“可一旦離開,才曉得,還是這裡最好。”
“老夫人是思鄉”,白倩道:“好在如今已回來啦。”
霍氏笑笑,轉而問身後的閔蘅:“閔大夫是北邊人,受不受得慣金陵這天氣?”
閔蘅躬身道:“六月裡跟著侯爺來過一趟,熱得直如蒸籠,便是乾坐著也能叫人汗如雨下,確實沒有北地乾爽。”
霍氏笑著搖頭,這一路閔蘅照顧得恭敬妥帖,霍氏越發待見他,道:“等你呆久了,便知金陵的好。”她說完一轉身,見太和帝的車駕也挑起了車簾,正不遠不近地看著她,霍氏冷笑一聲,昂頭回了自己車上。
蕭真和蕭琚果然說到做到,沒出半個時辰,樂遊苑內已點了信花,北門大開,韓林帶人衝在最前頭,一路平踏,樂遊苑中養了不少馬,衝地四下奔竄。
其實眼下本正是狩獵的季節,往年裡,因此苑中有座覆舟山,它與北面以雞籠山為中心的華林園,都是最熱鬧的時候。
今年卻冷冷清清。
蕭真和蕭琚的身份,苑中職官大半都識得,月前京中鬧出平王蕭琚謀反一事他們都知曉,猛一見人,必然想要鳴鐘示警,蕭琚的暴戾展露出來,幾乎見人便殺,蕭真到底手軟些,大多是傷了人再抓活的。
晨霧散去,顯露出苑中美景,太和帝稍探出半個身子,啞聲道:“阿瀾。”
——自從看管起來後,太和帝便甚少說話,路上偶有慨嘆,更多時候是在睡覺或呆怔,因而聲音有些低澀,他叫頭一聲蕭瀾並沒有回身,太和帝便又提聲喚了一句,蕭瀾蹙眉,打馬走近幾步,太和帝指著院中一處,說:“阿瀾,你十一歲時來過,還獵了只兔子。”
蕭瀾看他一眼,撥轉馬頭又回去了。
延湄今日也騎馬,扭著頭看他回來,臉色不大好,便將馬頭與他並在一處,輕輕碰了下他的胳膊。
樂遊苑蕭瀾來過兩次,頭一回是與端王帶著他,那年七歲,馬還上不去,弓也拉不開,端王哈哈哈地笑他,他半夜偷偷出去,想要學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了下來,差點兒被馬踩死,當時端王鞋也沒顧穿的跑出來,先劈頭大罵了他一頓,等太醫給蕭瀾治傷時,看到幼子青白著一張臉,他手抖得厲害,背過身去用力眨眼睛,在蕭瀾身邊不合眼地守了三日,爺倆兒才一塊兒活過來。
第二次端王不在,蕭瀾實也不想來,是被蕭真給拽上的,來後除去逮了只兔子就只剩“哄孩子”了,——那次太和帝把太子也帶著,太子時才四歲,蕭瀾懶得跟蕭琚、蕭旻他們去爭功,便與個孩子混一處。
這些事在他腦中一掠而過,並沒停留太長時間,他握了下延湄的手,說:“等出了這裡,你便先回車上。”
延湄點點頭,在他手心悄悄撓一下,說:“快能見到阿孃。”
“嗯”,蕭瀾知道她想傅夫人了,偏頭道:“晚些你興許能先見到二哥。”
延湄眼睛一亮,蕭真和蕭琚已經帶人掃蕩了一圈返回來,延湄也沒等出樂遊苑,牽著他的手晃一晃,便回了車裡。
蕭真遙遙衝蕭瀾吹個口哨,手裡拽著根繩子,捆了個人過來,——是樂遊苑的主事,姓李。蕭琚本來要直接砍了,蕭真沒讓,他還想問問城中佈防。
然而問了也是白問,樂遊苑在城外,這位李大人根本不清楚城中如何。
蕭真摸摸後脖頸,皺眉道:“那苑中怎如此冷清?連守軍都減了一半。”
那李大人也是個硬氣的,冷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