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山莊裡面,是鎮上的一個賓館,那賓館不錯,一個星級賓館。然後第一天出去拍攝,下午吃一頓飯,早上在賓館吃一頓飯,下午在外面吃的飯,到了夜裡三點全體人員陸續出現了食物中毒的症狀,我的攝影師在地下疼得直打滾,怎麼辦呢,趕緊送醫院。夜裡三點多鐘,我們趕到了一個縣醫院,去了醫院的急診室,叫了半天才在二樓找到一個值班醫生。診斷說是急性腸胃炎,必須趕緊輸液。當時急診室的床是木板床,也沒有窗戶,蒼蠅嗡嗡嗡的,沒辦法只能躺在木板床上輸液,我開車回賓館拿被子,在路上肚子就開始感覺不舒服,回到賓館後蹲到衛生間裡就站不起來了。怎麼辦,我趴著敲門,我們攝製組幾乎全軍覆沒了,怎麼辦?即使都這樣了,我也沒跟院長說,為什麼?因為這一路上很多苦是必須承受的,作為一個領隊我必須承受下來。
7月15日·鬼節,我告訴趙群力臺長,此地不可久留
記者:《穿越風沙線》、《尋找遠去的家園》中有許多經典的航拍鏡頭。
李平:這兩部片子做得如此漂亮,與趙群力高超的航拍技術有很大的關係。他真是個傳奇的人物,《鄧小平》、《周恩來》中的航拍鏡頭,都出自趙群力之手。加盟鳳凰後,他全程參加了《穿越風沙線》和《尋找遠去的家園》的拍攝。他是一個嗜飛如命、嚮往藍天的男子漢,“小蜜蜂”號給他帶來了最大的滿足感。
食物中毒事件發生後,趙群力剛剛趕到組裡,我就跟他談這件事,說此地不可久留。他說沒事,他打算航拍江南六鎮,而且都給院長打好招呼了。我一再叮囑他小心,他說好好好。就在趙群力決定明天航拍的頭一天,我們去採訪,看到老鄉在那燒香磕頭,我問了一下,我說大媽你們在幹嗎呢,為什麼燒香磕頭,什麼節啊?她說你不知道啊。我說我真不知道。大媽告訴我明天是七月十五,農曆七月十五鬼節。我對這個特敏感,心裡一下緊張起來。回去我就對組裡人講,明天誰都不能出門,我把所有我這車上的司機的鑰匙全收在了我這兒。你們在家休息。我就跟他們說明天你們千萬不要去拍。老百姓告訴我是鬼節,我說我有個直覺大家不要出去拍攝,但那天萬萬沒想到,我說起來都不敢往那邊想,真的不要去想。那天趙群力很晚到組裡來,他和他的太太,還有攝影助理都在一起。我們幾個在吃飯的時候,我說明天咱們都不能幹活,都在家裡睡覺。他說為什麼?我說我相信自己的直覺,他沒表態,他不吱聲,第二天他還是去了,他很倔呀。其實那天晚上他沒有休息好,據他們說都沒休息好,第二天還是想拍完以後走,結果沒想到……
陪趙群力去拍的是永嘉縣旅遊局的副局長,忽然我接到一個電話,他說趙群力出事了,這會兒還沒回來,我咕咚一下就坐地上了,完了,徹底完了。我說你們想辦法給我找,調動所有的公安、消防、醫務人員給我去搜,沿著楠溪江走,往下走。當時呢,因為要給老闆打電話,我不知道怎麼打。過了一會兒,那個局長給我打電話,他說:“李平,得到訊息,人已經不在了。”當時我就哭得一塌糊塗,後來我就給郭志成打了第一個電話,郭志成正在香港,聽到這個訊息,他“哎呀”了一聲,立即給老闆打了電話,老闆隨即給我打電話:“李平,我告訴你,你想盡辦法得把趙群力給我找回來。”我說:“老闆你放心,我現在在找。”老闆說:“行,我等你信兒。”我等到所有的訊息證實以後,趙群力臺長確實遇難了。我才把這個訊息通報給了老闆,老闆在電話裡一聲沒吭,半天沒說出句話來,他在電話裡哭了,完了老闆就說:“你等著,我一會兒就去。”
我成年以後哭得最多的就是這一回
記者:當時的情景……
李平:事情發生以後,老闆、院長,香港、臺北,所有鳳凰的高層都到了,一幕幕下來,所以那次,我真的哭了一天多,可以說我成年以後哭得最多的就是那一回。同時我還要應付媒體的採訪,我就跟記者們說,求求各位,在事情沒有搞清楚的時候,還是請諸位不要報這事,我們一定會給大家一個通告,會說明情況。之後,在老闆的安排下,在趙群力殉職的地方立了塊石碑“趙群力殉職處”。
。。
李平(3)
從那以後,我們整個攝製組的情緒就沒了。我就把車放在上海,和杜憲坐飛機到深圳參加趙群力追思會,我們倆坐那兒沒別的,我們就知道哭,因為我們和趙群力在一塊工作時間最長,他的航拍生涯是跟我們的電視行動相併行的,他太太蔣曉玲講,趙群力經常說:“我和李平合作這麼長時間真是最開心的,雖然也有磕磕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