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凳峭θ焙兜囊患�慮椋��〉畝�骰故僑狽�芏唷�

記者:後來做什麼節目?

李平:《楊瀾工作室》的製片人。《楊瀾工作室》起初就楊瀾我們倆搭檔,很簡單,那時候鳳凰人特別少,我基本上要管聯絡,甚至攝像,雙機拍攝我都充當攝像。這些我都會去做,我們這些人,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其實哪樣都能拿得起來,因為剛開始我們從扛機器出身,當記者,自己編、自己拍、自己做,沒有明確的分工。後來我把這個方式也帶到了這裡,甚至去機場接嘉賓的活兒也是我幹,我和楊瀾通常在路上就把節目的事情都商量了,所以我們那時候確實工作很緊湊,緊湊到做節目可以沒有指令碼,從節目的運作上,當時真是有點超常規了。

記者:這種超越常規的做法,你認為是鳳凰運作節目的特點嗎?

李平:鳳凰一開始就把這個理念注入到了節目的每個環節。我舉一個例子,像建國50年大閱兵的時候,我花了三天時間做了兩個小時的《大閱兵》,10月1日剛閱兵完我們就播出了,就拍了兩個半天,因為當天閱兵完畢當天下午就播了,影響特別大。因為鳳凰的節目操作具有靈活性,播出時間的安排比較自由,工作完全可以超常規進行。我們拍攝的角度也是超常規的。為了進閱兵村,當時我找那個批條,半天時間必須全部辦下來。9個將軍簽完以後,只給我們一個半小時的採訪時間,到了沙河機場以後,我同時帶了3臺機器,後來我就告訴輔導員,閱兵我太熟了,因為84年閱兵的時候,當時我在炮兵,我還帶著機器,走路上天安門呢。因為我對閱兵村的一切細節都特熟悉,所以我們到那以後飛快地在各個地方拍攝,把給我們帶隊的人都甩在了一邊。這樣一直拍到快一點多。正好那天是八月十五,作為一個曾經做過軍事記者的人,我知道八月十五拍攝部隊是最容易出彩的時刻。我和竇文濤就回來拿燈,有一個幹事悄悄地帶著我們就進去了,進軍營以後我們拍下了官兵們吃月餅、會餐到賞月的種種動人的場面。那個夜晚我們拍得太開心了,太值得了。

剛問了一個問題,杜憲腳下一歪,轟隆一聲,橋已經塌了,人已經在深水裡了

記者:你參與了鳳凰早期的兩次大型電視行動《穿越風沙線》和《尋找遠去的家園》。

李平:原來我們做電視沒有行動概念,只是說我設計好了,你們去拍,只要有行走的感覺就可以。後來聽到院長說,這是一個電視行動。從形式上來講,從一種原來常規的做專題片,現在我們變成行動的形式,我認為它發揮了電視直觀的特點,今天去哪,明天去哪,我覺得從觀眾的感覺來講,可能是很新鮮的一種,但是從內容來講,我覺得跟正常的專題片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原來做專題片,集中幾年時間去做,做完以後,集中去播,可是鳳凰採取的形式不一樣,今天發生什麼就做什麼,做完就播出,這種形式能夠始終牽動觀眾的心,今天遇到什麼情況,今天穿過什麼地方,自然而然觀眾就會關注,形式比純粹的紀錄片要更吸引觀眾,因為它是具有新聞時效性的,也有懸念感在裡面。

txt小說上傳分享

李平(2)

記者:電視行動,要製作出高質、快速的電視節目,保證團隊的正常行進是非常重要的。

李平:電視行動確實很辛苦的,最大的難在於管理。因為管理這麼多人,這麼多車,你要做到人車安全,又要確保把節目做好。白天進行拍攝,晚上還要研究,明天還要補拍什麼?明天拍什麼地方,明天行走的路線,都要考慮好了,整個的節目內容和行動是合在一起的,不能分開。不論是管車輛,還是管大家食宿,一切都是為了編導做事兒。可是我天天講安全安全,《尋找遠去的家園》那年出的事最多。主持人杜憲掉到河裡是我根本沒有想到的事情,那是在福建夏陽鎮的時候,到一個村裡去拍,當時我們看到當地的農民正在搭一座板凳橋,編導問杜憲敢不敢上這個橋,杜憲特別聽編導的話,就晃晃悠悠走到橋上,可是剛問了一個問題,杜憲腳下一歪,轟隆一聲,橋已經塌了,人已經在深水裡了。後來當地修橋的農民跳下水去救她,杜憲已經爬上了一隻木船。直到今天,我都一直記著這一幕,杜憲真的是一位任勞任怨的大牌主持人。

作為領隊,後來我說現在我什麼都不想了,節目做成什麼樣我根本就不去管,我抓的第一位就是安全。

食物中毒,我們整個攝製組都癱瘓了

李平:我萬萬沒想到有更大的事情會發生。我們到達浙江目的地以後,頭天晚上住在楊芙鎮的芙蓉賓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