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3章 授人以漁

肖逸頓了頓,又恢復平和之態,繼續道:“有所圖之教,其教必然有所偏頗,尊己卑人,以偏概全。如前所言,人生於世俗之間,諸事繁多,非一家之教所能化解。於是,當人們面對教外問題時,便會迷茫而不知所措。趨利避害又是人之天性,到了此時,人之惡念將會無所束縛。”

“不怨百姓無德,只因諸家之未教。可是,出現了這等境況,諸家卻以為百姓野蠻不可教,而百姓卻質疑諸家之道,陷入迷茫。先前,肖逸曾說,大家心中缺少一樣東西,那便是自我辨別是非之德。”

百姓心中疑惑,卻不知為何疑惑,經肖逸一點,登時恍然大悟,傳來一片驚歎之聲。

諸子百家也發現了多年來的問題癥結所在,陷入沉思。

“肖逸賢弟當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字字珠璣,句句發人深省。”南宮肖逸由衷歎服道。

這時,終於有人忍不住,問道:“以你之見,當如何教化才是?”語氣恭敬,頗有求教之意。

論道以來,肖逸展現的非凡智慧已令眾生敬仰。

肖逸望向那發話之人,微微一笑,道:“肖逸認為,百姓教化,應止於基本德行之教化。”

“止於基本德行之教化?”百家之人疑惑道。

肖逸道:“其實,有些德行乃是與生俱來的,好比那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皆是自然之德行也。可是,人類教化之後,卻出現了為孝而孝、為德而德等現狀,陽奉陰違、表裡不一,其外在看似有德,但其德並非出於本心。今日,百姓之身心已囿於各家制定的牢籠之中而無法脫出。”

百姓大有得遇知己之感,頻頻點頭,激動不已。

肖逸續道:“誠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前諸家之教化,就好比給了百姓一尾魚。而且,百姓需要只是可以果腹的魚肉,但諸家為了達到弘揚自家道法之目的,連魚之五臟,乃至魚鱗、魚首也都給了百姓。這些東西在諸家看來,十分之珍貴,可是對百姓毫無用處,反而增加了百姓之負擔。說到頭來,還不如直接給百姓以魚肉,更能得百姓歡心。”

百姓喜笑顏開,心想:“此人深知百姓心聲,若由此人做百姓之主,百姓可就享福了。”

但隨即肖逸就話鋒迴轉,道:“授百姓以魚肉,固然直接,得百姓愛戴。但是,諸家作為百姓之首腦,當思忖人類長遠之發展。百家文化雖盛,但百姓之念,只在乎生死之間。故而,肖逸以為,百姓教化,當融合百家之基本德教,摒棄所有爭議之言,告之百姓何為真德真善,使百姓自身具備甄別善惡德怨之智,如此足矣。”

此話一落,現場頓時變得不安起來。

融合百家,茲事體大。此話若有在場其他任何一人說出來,此時只怕早已被轟下臺去。

肖逸見狀,當即補充道:“名為融合百家,其實不過是汲取了各家關於德教之精華,不分家,不分派,更不分高低。各家所學,當作為追求天道之學術,繼續深研,但是務必絕跡於世俗之間,不可為百姓道也。”

百家終於聽得明白,肖逸之言,並非是讓百家融合,而只是汲取百家的基本德教,綜合作為育民之用。對百姓而言,只知基本道德,而不知儒、墨、道等諸家之名,對百家之聲譽並無影響。

百家一聽,還可接受,情緒稍緩,瞬間安靜不少。

“融合百家德教精華,使百家絕跡於世俗之間。此事亦非兒戲之事,諸家反應竟然如此淡然,委實難以置信。”那處在祭臺上方的風軍師見狀,不由得驚歎不已。他弈棋輸了之後,就專心致志聽肖逸論道。

那學宮宮主道:“這就是人性之弱點。此子對人性把握極準,確實令人驚歎。”其話語之中竟也有了些許驚訝之意。

風軍師仍不解道:“此話怎講?”

那學宮宮主道:“求之以中,卻先言之大。大之不可,再退而求中。此時,求必果。此計類似商家討價還價之說,再換言喻之,使人先聞鼓聲,人必說,鼓聲大,雙耳難以忍受;再聞雷聲,又說,雷聲更大,雙耳更難忍受。但是若讓人先聞雷聲,再聞鼓聲,人必說,鼓聲小,可以忍受。”

那風軍師驚道:“他小小年紀,怎懂得如此心機之術?”

諸子百家雖暫時安穩下來,但有異議者仍不乏少數。

這時,忽有一人道:“只授百姓基本德教,這與道家愚民之策有何不同?”聽其語氣,頗有譏諷之意。

《道德經》有言:“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道家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