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論道,為了達到壓低對手、引人入勝的效果,或抑揚頓挫,或鏗鏘有力,或擲地有聲,不一而同。但像肖逸這般溫文儒雅,輕吐慢道,如水一般溫和,卻能令全場專注於其一身者,古往今來,未之有也。
其行正應了《道德經》所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如水包容,弱勝強,柔克剛,忍辱負重,方可成為天下之王。
此時,肖逸暫不言語,給眾生以思索的時間。
片刻之後,待諸家之人漸漸醒轉,開始詢問如何才能公平論道時,才搖頭一笑,反問道:“難道諸位心中所想的就只有論道嗎?論道的最終目的何在?”
“最終目的?”諸家之人頓時又想起那稷下學宮宮主的訓斥之言來,但臉上出現些許迷茫,不知道肖逸言下之意。
肖逸道:“我們論道目的是相互督促,不斷完善自己之道。可最終目的,卻是共窺天道,於天地間博取一線生機,令人類文明永續傳承。”
受長靖真人和那稷下學宮宮主的啟迪,肖逸論道以來,已不止一次提到創道初衷。
諸家之人再次加深印象,默默地點了點頭。其實,現如今的諸家弟子早已習慣了論道格局,若不是那稷下學宮宮主提醒,恐怕還一時想不起創道的初衷,也即是論道的最終目的來。
肖逸見效果已然達成,正要開口繼續論道,卻聽身後長陽真人突然“哼”了一聲,哂笑道:“好一個博取一線生機!”
聲音不大,只有身旁幾人才能聽到。但是一股威壓瞬間擴散,將所有道家弟子籠罩。眾道家弟子皆感心神震顫,不明所以地望向長陽真人。肖逸受其影響,也暫停論道。
只聽長靖真人道:“那稷下學宮宮主也曾說,人生於世,便是在天地之間博取一線生機。師兄又何必在意?”
長陽真人怒氣不減,道:“我道家講的是自然大道。博取一線生機,有違自然。不管那學宮宮主如何說道,總之不應出自我道家之口。”
肖逸聞之,心中登時瞭然,暗道:“原來如此。”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一線生機。截教之法,正是要擷取這一線生機。
道家闡、截之爭,其關鍵就在於對“一”的取捨上。肖逸之言,明顯有傾向於截教之意,難怪長陽真人發怒。
長靖真人又道:“無論闡、截,皆是我道家之道,當著天下人論道,便是運用幾句截教教義也無可厚非。”
長陽真人又“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長陽真人修的是自己之道,喜怒隨心,怒來的快,去的也快,轉瞬間那股威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肖逸佩服之餘,心中也多了一分警惕,更加謹小慎微,斟字酌句而言。
因他說話平來就不快,頓了片刻,眾生直以為其故意為之,並未多想。
只聽他說道:“論道只是我們為達到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手段而已,如果說這一手段不再適用,我們又何必再用呢?”
此話可謂一語點醒夢中人。諸家之人頓感恍然,但是諸家早已習慣了論道,忽覺得今後若沒了論道,百家就變了味道,一時難以接受。除此之外,眾人不禁要問,若取消論道,又該如何去做。
肖逸胸有成竹道:“請循其本。論道不在一個平臺上,我們要做的自然是設法使其處於一個平臺上。可是,當我們真的處在一個平臺時,大家當發現,那時已經無須論道了。”
百家之人倍感驚奇,齊道:“還有這等事?”
肖逸道:“肖逸聽聞,百家常有人之性善還是性惡之論。儒家言,人之初,性本善。法家卻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二家截然不同。但是,儒家又言,性相近,習相遠。法家亦言,禮儀之化,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二家其論雖悖,但結論卻是一致,認為天下欲治,教化必不可少。”
百家無不重視教化之功,是以紛紛點頭認同,但是心中疑惑未解,仍不知肖逸欲言何方。
只聽肖逸道:“人之所以能作為萬物之靈長,異於禽獸,全賴教化之功。可是,至此,肖逸不得不先行申明:肖逸所說之教化,與諸家所行之教化又自不同。諸家之教化,乃是有所圖之教化。而肖逸所說之教化,乃是無所圖之教化。”
聞者更覺迷茫,不知這“有所圖”和“無所圖”所指為何。
肖逸進而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