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那公孫度是傻子麼,就算要出兵,也該選在咱們跟陶賊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出兵,而不是現在啊。”張飛粗聲粗氣的罵道。
連張飛都看出了其利的利弊,劉備又豈會看不出來,當即茫然的看向了諸葛亮。
諸葛料搖著羽扇道:“聽聞陶賊麾下,有一個叫作張儀的說客,擁有絕頂的辯才,必是此人說動了公孫度,在這個時候出兵。”
張儀之名,響起在了燕國王帳之中,令劉備君臣是一陣的震驚厭惡。
劉備深吸過幾口氣,漸漸冷靜下來,凝著眉頭沉聲道:“當年我就聽說那張儀曾遊說過劉表,沒想到此人如此了得,倘若給公孫度殺入右北平,我幽州就危矣,看來本王是不得不回救幽州了。”
此言一出,張飛第一個叫道:“大王,咱這要是一走,晉國不就完蛋了嗎?”
“那倒不見得。”諸葛亮卻淡淡一笑,“翼德莫要太過擔憂,那公孫度雖有野心,麾下卻無什麼良將,相信大王率主力回師,不出一月便可將他趕回遼東,袁尚有曹操相助,料想撐一個月應該沒問題,到時咱們大軍再入幷州,自可繼續與陶賊對峙。”
一番話,打消了張飛質疑,也打消了劉備所存的顧慮,當下他連連點頭,便傳令全軍剋日拔營。
就在他的號令剛剛傳下,陳到匆匆而入,拱手道:“稟大王,大事不好了,我南面斥侯傳回情報,秦軍大營已是人去樓空,曹操已於兩天前撤兵而去了。”
“什麼!”劉備臉色劇變,一躍而起,“本王是因為要去救幽州,才不得不撤兵,曹操為何無故會撤兵,難道他竟想不顧大局?”
陳到苦著臉道:“據斥侯盤問遺落的秦軍士卒,好像是因為劉璋盡起蜀中進攻漢中,陽平關危機,夏侯淵向曹操求救,曹操才不得不撤兵去救漢中。”
劉璋攻漢中!?
這個驚人的訊息,再次令劉備君臣譁然變色,大出意料之外。
顯然,劉備萬沒有想到,在這個他們跟陶商對峙的關鍵時刻,秦國和他自己燕國的側後,竟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了戰況,這時節點也趕的實在是太巧,簡直是老天都在幫那陶商。
“劉璋就算要攻漢中,也不該是這個時候啊,他怎麼跟那公孫度一樣,統統都犯了傻。”張飛罵道。
劉備身形微微一震,驀然間想到什麼,急是看向諸葛亮,“軍師,莫非又是那陶賊……”
“沒想到啊,真是沒想到……”
眉頭深皺的諸葛亮,連嘆數聲,方道:“劉璋出兵漢中,分明也是陶賊派說客說動,難怪這一月以來,陶賊皆按兵不動,原來他一直都在等著公孫度和劉璋出兵,讓亮奇怪的是,陶賊除了張儀之外,竟然還有一員絕頂說客,竟能說動劉璋在這個時候出兵攻漢中,實在是……”
運籌帷幄,料事如神的諸葛亮,這一刻,也終於感受到了幾分無奈。
“這個陶賊,他到底藏了多少奇人異士,那些人都傻了麼,為什麼會甘心情願的甘當陶賊的門客,為什麼……”劉備拳頭擊打著案几,灰白的臉上,流轉著深深的困惑和惱火。
“大王,那咱們該怎麼辦,曹操都已經撤了,咱們要是也撤了,袁尚那小子豈不是死定了。”張飛焦躁道。
劉備沉默不語,巴巴的目光看向了諸葛亮,這個時候,也只能看諸葛亮幫他拿主意。
諸葛亮沉吟許久,英朗的眉宇間,掠過幾分苦澀,默默道:“晉國一滅,我大燕唇亡齒寒,但眼下幽州之危,才是燃眉之急,事到如今,也只能先去救幽州了。”
燕國君臣們,神色盡皆黯然下來,一個個唉聲嘆氣,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不甘二字。
沉默許久,劉備長嘆一聲,無奈的一拂手,“軍師說的對,先解燃眉之急為上,傳今下去,全軍拔營東歸吧。”
劉備的號令傳下,燕軍士卒無不震動,聽聞老家有危,個個都慌張不已,紛紛手忙腳亂的收拾行裝,準備拔營。
入夜。
劉備正在帳中忙著收拾,親兵入內,報稱司馬懿在外求見。
劉備知道司馬懿所為何事,遲疑了一下,還是拂手道:“讓他進來吧。”
片刻後,帳簾掀起,司馬懿一臉凝重的入內,急道:“大王,曹操已經撤兵,若大王也撤兵而去,豈非將我晉國棄於了絕境!晉國若失,而燕國不保啊,還請大王三思。”
“仲達啊,本王又何嘗想棄晉國於不顧。”劉備苦著臉嘆惜道:“可那陶賊太過奸賊,竟先說動劉璋攻漢中,逼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