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逼近之時選擇主動投降。
隨即,在沒有遇到絲毫抵抗的情況下,吳三桂就沿著崇禎十七年時李自成攻bj的道路,連下居庸關、昌平,並於七月十八日過昌平,抵沙河。
清廷在京師的守備八旗早已跟隨順治皇帝一同逃出了關外,豐臺大營的兵馬除了跟隨出關的之外,剩餘大半也都被洪承疇調走,留守的少量兵馬眼見吳三桂大軍殺來,紛紛作鳥獸散。
因此,偌大的京師僅有不到萬人的巡捕五營把守,吳三桂兵鋒正盛,巡捕五營毫無戰意,直接就脫下了軍裝和盔甲,逃入家中。
等吳三桂大軍殺到西直門外時,就驚訝的發現京師城門大開,吳三桂一開始還以為其中有詐,小心翼翼的派人試探,等確定裡面確實沒有守軍後,他才得意洋洋地率軍入城。
一直到當天入夜,吳軍才終於控制住整座京師,吳三桂策馬進入紫禁城,他看著那巍峨宮殿,心中豪情萬丈,暫時忘卻了南方還有一個蘇言在虎視眈眈地盯著他。
當晚,吳三桂便不顧僭越之嫌,住在了皇城內,等到第二天白天,他才有空檢視吳軍在北直隸的處境。
眼下吳軍雖然佔領了京師及西北邊各個重鎮和關隘,但至關重要的山海關還處於清廷控制之下,清軍隨時都可以入關威脅京師安全。
在南邊,山東夏軍越過數條黃河支流攻入河間府,華北平原平坦的地形完全擋不住夏軍的兵鋒,夏軍橫掃河間府、真定府與保定府三府,各城綠營皆望風而降,夏軍兵鋒直指天津衛與京師。
先前被吳三桂派出去的驍將王屏藩雖然在出山西后拿下了彰德府與順德府,但很快就被渡過黃河的王翊追上,為了防止被夏軍夾擊,王屏藩只能調頭對付王翊,導致兩支吳軍無法匯合。
大戰一觸即發,戰火的陰雲籠罩在在昔日人口稠密、繁華的華北平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