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彎繞繞,我只知道當今朝廷一切都在往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監國並沒有因為我們曾是反賊出身就蔑視我等,反而依舊予我等重用,可以看出來,監國是一心想要抗清復國的。”
劉體純雖然隻字未提永曆朝時的政局,但在文安之聽來,字字都在影射著永曆朝,他嘆了口氣,對劉體純作揖說道:“罷了,護送之事就免了,老夫想自己到南京去,正好沿途看看我大明江山的美好風光。”
既然文安之已有決定,劉體純也沒有繼續堅持,他強行給對方塞了一些銀兩作為路上的盤纏後,便繼續率軍水陸進發。
夔東十三家出兵的同時,蘇定遠也指揮兵馬北上作戰,川南的東川軍民府到敘州、雅州一帶城池都已經被劉文秀打下來,因此明軍無需分心攻城,能夠直接穿過蜀軍的控制區。
蘇定遠只有兩個主動方向,一個是sc省府成都府,另外一個則是川東重鎮重慶,他親自領兵一路北上攻入成都府境內,另一路則由寧夏總兵劉芳名率領,配合四川巡撫劉體純收復重慶。…從蜀軍控制的嘉定州離開進入成都府境內,越往北,沿途的景象就愈加荒涼,昔日以天府之國著稱的四川經過張獻忠、清軍和明軍三方你來我往的屠殺後,百姓十不存一,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荒廢的良田和瘋長的雜草,以及路邊時隱時現的皚皚白骨。
蘇定遠感慨地看著這一切,眼下的四川就只有蜀軍佔領區和川北還算人口稠密了,成都的衰敗以至於清廷直接放棄了它,選擇將省府釘在保寧府。
蘇定遠一開始還難以想象成都能衰敗成什麼樣才讓清廷放棄它,選擇一看,這裡的一切都讓蘇定遠感到震驚,他來到世界後在長江以南征戰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被戰亂毀壞的如此嚴重的地方。
或許是因為清廷本就無視成都府,又或許是清廷的四川巡撫李國英為了保衛保寧府而將成都之兵悉數北調。
在明軍抵達成都城下時,城池數門大開,幾乎沒有兵丁抵抗,明軍極為順利的就收復了成都府。
偌大的成都城內也沒有多少百姓,崇禎時期的數十萬居民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七萬,城中的許多地方也因為外面虎患肆虐而被開闢成農田,讓百姓能夠不冒險出城直接在城中種田。
荒涼,蕭索,是城池的代名詞,明軍入城後,百姓們都麻木地躲在各自的家中,偷偷窺視著這支陌生的軍隊,他們自然是害怕的,但連年的兵災已經讓他們中的許多人麻木,對接下來對百姓的劫掠做好了心理準備。
不過這支明軍並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在入城後展開屠城,在接管全城後,明軍當即在各處張貼安民告示,派出士兵沿街敲鑼打鼓,宣告此城重歸朝廷。
成都的衰敗雖然出乎了蘇定遠的意料,但他還是將三省總督駐地暫時設在了這裡,成都靠近前線,方便他直接指揮作戰。
成都府境內的清軍和清廷設定的官員都跟隨李國英北逃了,因此在明軍收復成都府以後,其下轄的各州縣也先後歸附。
明軍在四川境內的擴張引起了吳三桂的極度不安,他知道若是夾在中間的清軍被消滅,自己的老巢漢中將徹底暴露在明軍的兵鋒之下。
因此,為了拒敵於國門外,也是為了從川北搶一些人口和資源,吳三桂命他的女婿夏國相領兵鎮守漢中,以心腹猛將吳國貴為大將,自寧羌州南征保寧,奪川北之地以拒明軍。
吳國貴早在吳三桂鎮守遼西之時就已跟任職其麾下,他治軍嚴明,敢於爭戰,軍功頗多,因此很受吳三桂重用。
他也並沒有讓吳三桂失望,十一月底,吳國貴領兵南下,大破屯兵七盤關的清軍,直取廣元,清軍廣元副將程廷俊未做抵抗,開城投降。
吳國貴攻佔廣元后,將程廷俊及其降軍一同吸收入軍中,一邊收集舟船,順著嘉陵江水路並進直撲保寧府。
訊息傳至保寧府後,正在飲酒的四川巡撫李國英聽後臉色猛然大變,雙手顫抖,喃喃道:“今日可真是騎虎難下啊。”
隨後,李國英思索再三,最終還是在吳軍舟船出現在保寧城外後開城投降,歸順吳三桂。
至此,四川清軍搖身一變成為了所謂的昭武朝廷的官軍,與蘇定遠南北對峙。
淚曲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