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零一章 兩處戰場

當李國英歸順吳三桂的訊息傳至重慶府的時候,城池外已經駐紮了連綿數里的明軍。

寧夏總兵劉芳名先夔東十三家一步兵臨城下,兩萬五千寧夏兵馬屯兵城西的金湯門、通遠門及定遠門一線,於枇杷山上架設火炮,遙遙對準陷入混亂的重慶府。

劉芳名並未直接下令攻城,在開戰之前,他派出使者要求城中守軍開城投降,重慶守軍也並非負隅頑抗之輩,在枇杷山上火炮的威脅下,守軍開啟城門,向劉芳名投降。

重慶光復後,周圍各州縣也都紛紛易幟,一直到十二月下旬,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明軍便控制了除川北的龍安府、保寧府、潼川州與順慶府以外的各州府縣。

四川巡撫劉體純與劉芳名會面後,兩人隨後進行了一番探討,最後決定合兵一處作戰,劉體純留守坐鎮重慶府,安撫川東軍民,由劉芳名主持軍務,沿嘉陵江水路並進攻打順慶府。

初步穩定後,蘇定遠沒有急著繼續進攻,而是從雲貴等地調來文人補充各城池空缺的官員位置。

四川趨於穩定,與此同時,湖北明軍也在張名振的率領下攻入了河南,河南南部雖然沒有遭到吳軍的劫掠,但此地也爆發了多場起義,義軍與清軍之間的戰鬥讓這裡的百姓流離失所,田地荒蕪。

北伐的明軍無疑被百姓們視為解放者,明軍推行的攤丁入畝政策以及湖廣百姓的安居樂業都讓百姓們對明軍報以歡迎態度,在一些沒有清軍把守的縣城,百姓直接開啟城門迎接明軍入城。

那些有清軍把守的城池裡,也有許多選擇直接開城投降,在這些兵丁看來,壓在他們頭頂上的姓清還是姓明都沒有什麼區別,而且眼下清帝都直接拋棄他們跑到關外了,他們再賣力也拿不到更多的錢。

因此,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明軍就將河南南部二府盡數收復,兵鋒甚至打到了汝州,直接威脅到重鎮河南府。

放眼整個河南,張名振的明軍有兩個對手,一個是佔據河南府與懷慶府的吳軍,另外一個是坐擁河南大部的清軍,那些少量佔山為王的義軍則不值一提。

吳三桂的主攻方向還是山西,因此河南他只派出了部將李本深鎮守河南府,同時將河南百姓遷往陝西,增添陝西的戰爭潛力。

在明軍打到汝州後,李本深頓時緊張起來,他連忙屯兵南部能夠進入洛陽平原的龍門關與軒轅關,防備明軍攻打河南府。

他的擔心並非多餘的,在收復汝州後,張名振從當地沒有跟著遷往陝西的百姓口中得知吳軍的行動,決定阻止吳軍的陰謀。

在那之前,張名振先觀望了河南境內的局勢,此時河南清軍都在河南提督許天寵的率領下主要固守開封府,數萬綠營兵分散駐紮在彰德、衛輝、開封與歸德府一帶。…洪承疇給他們的任務是收縮防線,清繳轄區內的義軍和流寇,但清軍士氣低落,人心不穩,就算是剿匪也想著保命。

清軍如此拉胯,張名振心中一番比較後便確定了攻打的優先度——他命令王翊攻打許州,屯兵許州一帶用以防備清軍,自己移駕汝州,指揮三馬攻打吳軍。

雖然說柿子要挑軟的捏,清軍明面上看起來就是這個軟柿子,但看待事情不要只看局面,要放眼全域性,在開封府的北邊,漢奸洪承疇還坐鎮在大名府呢,這個逼可不是什麼好捏的柿子。

相比之下,吳三桂麾下的這個李本深就顯得平平無奇了,最起碼張名振是沒聽說過關於他的出色戰績,而且河南境內的吳軍兵力不過萬,孰強孰弱,自有分曉。

另一邊,東邊的山東戰場上也爆發了激戰,明軍修整了幾個月以後在張煌言的率領下捲土重來,與山東清軍陷入鏖戰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之前山東巡撫夏玉故意放緩行軍速度,消極怠戰,洪承疇一怒之下貶其官職,改任投降的原大順軍平南侯劉忠為新任山東巡撫,命其備戰迎敵。

那劉忠投降到清廷過去後,為了表現出自己的忠誠,非常積極鎮壓義軍與各路明軍,儼然一副皈依者狂熱的姿態。

這也是洪承疇敢於起用他的原因,那劉忠被扶上山東巡撫一職後,當即整軍備戰,每日巡視於前線之中。

劉忠信心滿滿,因為濟南府周圍集結了山東、北直隸五萬餘大軍,清軍在泰山以西的黃河南岸構築了大量營寨,讓明軍寸步難行。

然而清軍遺漏了一個地點,他們都認為明軍將會向長清縣的方向發起進攻,繞過泰山直取濟南,反而在泰山東邊的淄川縣只部署了少量兵馬。

張煌言在派出斥候進行探查以後,決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