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種狀況在戰後仍未得到根本改變。1898年秋,英國海軍少將貝思福訪問視察了清廷軍隊,“貝思福在士兵行列中數到14種不同型別的槍,其型式之繁雜,幾乎是從連發的溫徹斯特槍和毛瑟槍直到前膛裝子彈的抬槍”。這種龐雜的軍械配備在戰爭中無疑是給後勤補給的噩夢,同時也制約了清軍的機動能力。清朝的各種軍隊號稱有百萬之眾,而其中較有戰鬥力的練軍、防軍和新軍的總數約為36萬人。但據倫敦《泰晤士報》報道,清朝能集中到北京前線的軍隊卻只有14萬人,而其中已在直隸的清軍就已達11萬人。因此,“1900年,正如1894~1895年那樣,並不是中國被外國敵人打敗了,實質上,再一次被外敵打敗的乃是京師所在的直隸部隊”。

四、點兒背也得賴社會…晚清軍事衰亡,根本原因在於國家生命力(6)

第四,清軍的訓練水平仍然落後。首先,在訓練內容上徒具形式,不切實戰。一個外國軍官認為清軍根本沒有徹底地操練,他辛辣地諷刺道:“至操練的方式,與其說是訓練一支軍隊,毋寧說是在發展運動員的肌肉。”袁世凱也認為:“中國兵制,徒守湘淮成規,間有改習洋操,大抵襲其皮毛,未能得其奧妙。”其次,清軍缺乏協調作戰的演習,“中國不舉行正式的軍事演習”。

種種情況表明,清軍距離一支合格的近代軍隊的標準還有很大的差距。這些軍隊雖然大多采用了西方的武器裝備,並用西式操典訓練,但仍然只是徒具形式。對於近代軍事的真正內涵,無論是指導改革的規劃者還是普通計程車兵都所知甚少,而高階軍官尤甚。在軍隊體制改革上的滯後嚴重製約了軍隊戰鬥力的發揮。長久存在於清軍中的弊端也仍然存在。1899年,在中國軍隊中當過多年教習的瑞辛格少校就對中國軍隊作出了一寫列的批評,他指出:“中國的軍隊領導弱,號令不統一、武器不劃一、缺乏有效率的後方勤務系統、物資保管馬虎……除了這些不健全之處以外,還要加上已令人不滿的貪汙、徇私、吃空額和餉銀過薄。”這些弊端並不是無人指出,然而,清政府長期以來所採取的中體西用、只重器物、不重製度的改革方式使這些問題遲遲無法解決。裝備新式武器,排出整齊的佇列並不代表就已經成為現代軍隊。在庚子國難後,遭到沉重打擊和羞辱的清政府終於認識到:“零星的軍事改革,決不能使中國強大到足以承擔一個十分艱鉅任務的地步”。中國的軍事改革,逐漸開始走上了真正的現代化道路。

(五) 誰燒了圓明園,八國聯軍為什麼沒有去燒紫禁城呢?

大家都知道英法聯軍燒了圓明園,那為什麼八國聯軍侵華時不燒紫禁城呢?其實圓明園的第一把火是中國人放的,帶著他們去圓明園的就是中國的漢奸馮寶等。參與八國聯軍蹂躪北京城的還有兩股勢力:一個是義和團,一個是甘軍。董福祥的甘軍壞呀,退入北京後,大肆搶掠,甚至把大學士孫家鼐的家也給搶了。一年後,榮祿想起這件事兒時,還直後悔自己不該讓董福祥的甘軍防守北京城。《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府是內外交困,這個時候就把預備立憲提到議事日程了。從大清國洞開大門到開始預備立憲整整55年。預備立憲的許多政策比戊戌變法激進得多。雖然預備立憲是被迫進行的改革,但是上天不給清政府時間了。這是為什麼?孫中山振臂一揮,從者數千,各個省馬上獨立起來了,清政府花費無數心血建立起來的新軍都不聽指揮了。

(六) 西太后賣國?她是中國最高當家人,你聽說過當家人希望自己早點敗家的嗎?晚清一年的財政收入是七千萬兩,但撥給北洋水師的就是四百萬兩。

根據一般的規律,有安全需求才要注入安全成本滿足安全需求。沒有海上的威脅就沒必要發展海軍,海洋對農耕民族太不重要了。由於中華民族是農耕民族,那麼就使得中國的軍隊編制長期以來沒有海軍,只有水師。水師是內陸剿匪打蟊賊、保護漕運的,而且戰鬥素養極為低下。大清國作戰能力最強的廣東水師曾經做過一次考試,每個人發五發子彈、五枝箭,沒有一個人全中。如此水師豈能抵擋海上侵略?直到列強不停的海上入侵把清統治者打醒了,他們才認識到傳統的軍事思想不行。

最早萌發海防思想的就是林則徐。林則徐禁菸的時候看見了英國的船堅炮利,他想先向美國買一條船,因為建造來不及,但時間不給他了,他被罷官了。被稱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緊接著也做這件事情,所以清政府這時進行了第一次海防大討論,結果不了了之。然後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始第二次海防大討論,這次清政府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