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掠財物,定用騾馬或車駕,周圍百姓可有目睹?”
沈少卿道:“據卷宗記錄,確有目睹。當日天色已黑,但附近一些村莊的百姓曰曾見有車馬經過,刑部正是比對供詞,才確定匪幫逃竄方向,將其等一網打盡。”
謝賦顫聲問:“下官惶恐冒犯請教。這群劫匪可是在豐樂縣被擒住的?”
沈少卿微搖頭。
杜吟菁見謝賦和張屏兩人輪流向少卿大人發問,著實顯得不敬,唯恐少卿大人覺得京兆府的官員都不懂規矩,忙又插話道:“謝縣丞竟然不知?是了,豐樂縣衙或是無權檢視這樁案子的詳細。那夥悍匪在廣陽縣山中被擒,竟未離開京師地界,窩藏在山溝裡。真是膽大。”
張屏問:“如此,怎能銷贓?”
杜吟菁噎了一噎:“想是……匪寇自有黑招。或在山坳裡找個地方埋了,深山好埋物。若非知情人,也難找尋。”
沈少卿道:“那夥悍匪被擒之處乃廣陽縣郊百峰山,刑部捕獲悍匪時,在匪窩內搜出不少財物,之後有匪眾招供,又挖出一些。”
但御史臺之後看過贓物單冊,與蔡會家產預估之數差距甚遠。
杜吟菁道:“下官冒昧猜測,會不會仍有財物藏在山中?”
馮邰出聲:“據本府所知,當時京兆府衙與廣陽縣衙門派了不少人與刑部同時搜山,未再有發現。”
百峰山乃一帶山脈,綿延如臥龍,環護帝京,秀峰林列,或疏或密,故稱百峰山。
“匪寇藏匿之處不遠,即是天長頂蓮化寺。連寺院之中亦查尋過。”
謝賦不禁神色一動。
沈少卿注視他道:“謝縣丞何以忽然流露驚訝之色?”
謝賦一凜,沈少卿形容文秀,一派和熙如若春風的氣度,與府尊之威嚴完全不同,但溫雅隨和之外,竟如此明察犀利,不愧是大理寺的少卿大人。
他立刻答道:“回大人話,蓮化寺乃京郊名剎,下官曾陪家慈前往敬香,方才聽聞大人提及,不禁想起蓮化寺的莊嚴氣象與眾多香客。”
相傳,數百年前,有位高僧路經百峰山,途遇大雨。高僧在一棵大樹下避雨,誦經打坐時,大雨忽停,滿天沉壓的烏雲裂開,萬道金色陽光垂照一處山頂,金光之中,一朵七彩流光的巨大蓮花盛開于山顛,高僧頂禮膜拜,蓮花化作一道虹光,沒入雲海。高僧遂發願,在此山頂建寺,周圍百姓目睹此異景,紛紛捐出錢財,驚動當時的皇帝。皇太后亦信佛,佈施重金。未久寺院建成,皇帝賜名敕建蓮化寺。香火鼎盛至今。
謝賦到任之前,把京師的幾個縣都逛了逛。陪著母親去蓮化寺上香的那日是某月十五,他們久聞蓮化寺香火旺,提前一日到了山腳下小鎮,想暫住一晚,次日上山。誰料想十四上午到了小鎮,滿鎮都是客棧,他們竟訂不到一間客房。
最後還是一位包下客棧整層的富商夫人看出他們母子品貌不俗,應是有些身份,豪爽地讓出兩間房給他們住,謝家隨行的僕從也可以和富商的僕人一起混住,謝賦母子這才燒上了香。
謝賦亦因此感應到了千百年名剎的寶氣金光。
譬如山腳小鎮的客棧,地勢最高,可盡情仰望天長頂的客房,在初一十五或浴佛節、佛祖成道日等節日前後,價格勝過京城的大客棧。
一盞用天長頂的泉水沖泡的茶,所售之價,能在尋常酒樓吃一桌不錯的菜。
更不用說山下各種賣香的、賣珠串的、賣斗笠手杖的、賣吉祥物件的小鋪。
天長頂周圍的村莊,有些村民世代做制香、木雕、織印營生,把自家田地包給外人耕種。
若這些商戶都老實按經營所得交稅……
謝賦在心裡大概算了算,一夜竟未能眠。
次日清晨,他被臨近客房的唸經聲驚動,披衣推窗,見天際雲霞絢爛,晨輝映照山頂寺院的琉璃瓦,寶光華彩,微涼晨風遞送淺淺檀香,鐘聲莊嚴,雁群悠然飛過。
進香的人河蜿蜒不見首尾,向山頂緩緩流動。
另有幾道細細支流,是喜好古蹟文墨的遊客前去賞看附近崖壁的雕像及歷代名士留下的題詠石刻。
謝賦心中浪濤翻湧,滿滿的羨慕。
這樣的寶地,豐樂縣怎就沒有一處!
忽地,他想到,豐樂縣郊,有座姥姥廟吧……
唉,一念起之,即成因果。
都是我,歪了心。
謝賦收回思緒,再恭敬問:“下官不解,匪寇既然想藏匿在山裡,應當選個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