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出任杭州太守,領軍浙西。浙西太守管轄六區,包括現在的江蘇在內。臨行前,皇帝賜予茶葉、銀盒、白馬及鍍金的鞍韉、他的官服上的金腰帶等禮品。馬對他無用,他轉送給窮門人李廌去賣錢。

他啟程時,老臣文彥博,年已八十三歲,但仍活躍,為他送行,勸他不要再寫詩。那時蘇東坡已經上馬,他大笑說:“我若寫詩,我知道會有好多人準備做註疏呢。”

第二十二章 工程與賑災

一個人在外省為官時總比在京師為官時對國家的貢獻大。蘇東坡在元佑四年(一○八九)七月到達杭州,任浙西軍區鈐轄兼杭州太守,時年五十二歲。他弟弟子由已經由戶部侍郎升任吏部尚書,賜翰林學士;那年冬季,子由以皇帝特使身份出使契丹,往返四個月。

蘇東坡則全心全力從事工作。秦觀現在與蘇東坡同住,有一年半期間,他沒看見蘇東坡開啟書,他是用太后的恩寵,請求特別撥款,進行重要革新方案。在短短的一年半之間,他給全城實現了公共衛生方案,包括一個清潔供水系統和一座醫院,他又疏浚了鹽道,修建西湖,穩定了谷價,不惜與朝廷及浙西鄰省官員意見相左,以“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隻身展開救濟飢謹的工作。

太守的官衙位於杭州中心,但是蘇東坡卻喜歡在較為富有詩意的地方辦公。他往往在葛嶺下面有十三間房子的壽星院辦公,因為那裡風光如畫。看公文不在寒碧軒,就在雨奇堂。我們記得雨奇堂是從蘇東坡西湖詩“山色空漾雨亦奇”而得名的。在這裡,他環以修竹,外望清溪,獨自處理公文。

有時,他辦公的地方更遠,是離杭州城十里或十五里以外的山裡。這時,他就吩咐扛著旗傘執事的衙役走錢塘門,他自己則由一兩個年老的衛士跟隨,從湧金門坐船,過湖面往西,到普安寺用餐。他帶幾個文書到冷泉亭小坐。他處理公事,其快如風,在談笑之間便把一天的公事辦完了。事情辦完,他往往和同僚暢飲一番,在紅日西落之前,騎馬回家。城裡的人站在街道兩旁,看這位不同凡響大名鼎鼎的才子。

在大熱的夏天,他總是躲在祥符寺,在好友維賢方丈的屋裡睡個午覺。他拋下官帽,丟下官架子,脫下官袍,在躺椅上一伸,讓僕人按摩一下兩條腿。這時僕人看見他已經用最賤的頭繩把頭髮系在頭頂上了。

蘇東坡任官之時,做了些怪事:

有一個商人因債務受審。被告是一個年輕人,蘇東坡讓他說明他的苦況。

被告說:“我家開了一家扇子店。去年家父去世,留下了一些債務。今年春天天陰多雨,人都不買扇子,並不是我賴債不還。”

蘇東坡停頓一下,眼睛一亮,計上心來。他一看筆硯在桌子上,忽覺技癢。

他對那年輕人說:“把你的扇子拿一捆來,我替你賣。”

那人回去,轉眼拿來二十把素絹團扇。蘇東坡拿起桌子上的筆,開始在扇子上寫草書,畫幾棵冬日的枯樹,瘦竹岩石。大約一個鐘頭的工夫,把二十把四扇畫完,把扇子交給年輕人說:“拿去還賬吧。”

年輕人喜出望外,想不到有這麼好運氣,向太守老爺千恩萬謝,然後抱著扇子跑出了官廳。外邊早已傳開太守大人畫扇子賣。他剛走出衙門,好多人圍起他來,爭著拿一千個錢買他一把扇子,不幾分鐘,扇子賣光,來晚一步的,只有徒嘆奈何了。

有一次,一個由鄉間赴京都趕考的書生,因有欺詐嫌疑而被捕。那個書生帶著兩大件行李,上面寫著交京都竹竿巷蘇侍郎子由,下面署名蘇東坡。分明是欺詐。

蘇東坡問他:“行李裡頭是什麼東西?”

書生回答說:“我實在覺得對不起大人。鄙家鄉的人送了學生兩百匹綢子,算是幫學生的盤費。學生知道這些綢子一路之上要由稅吏抽稅,等到京都,恐怕只剩了一半。學生心想最出名最慷慨的文人莫過您蘇氏二昆仲,所以斗膽用您二位大人的名字。萬一被捕,您會體諒下情把學生釋放。學生敬求大人恕罪,下次不敢了。”

蘇東坡微微一笑,吩咐書記把行李上的舊紙條撕去,親自寫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姓名地址。並且給子由寫了一封簡訊,交給那個雙手顫抖的書生帶去。對那個書生說:“老前輩,這次你放心吧。即便差人把你抓到皇上跟前,擔保你平安無事。明年考中,別忘了我。”

那個窮老書生不勝驚異,萬分感謝。他果然考中。回家時,給東坡這位詩人寫了一封信感激深恩大德。蘇東坡對這件奇遇非常歡喜,請他在家盤桓了幾天。

蘇東坡也做了些幫助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