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襯托著碧綠的山光,給人以極為鮮明的印象。他的詩句是:

〖映山黃帽璃頭肪,夾道青煙雀尾爐。〗

登岸之後,往山中走去,在圓寂無人的樹林裡,可以聽到鳥聲此呼彼應。蘇東坡本來就性喜遊歷,現在常常獨自一人漫遊于山中。在高山之頂,在人跡罕到的水源岩石上,信筆題詩。有些寺廟他常去遊歷,因而成了廟中和尚的至交。在蘇東坡去世後,一個老和尚說出蘇東坡的一個故事。他說,他年輕時在壽星院當和尚,常看見蘇東坡在夏天一人赤足走上山去。他向和尚借一個躺椅,搬到附近竹林下選好的處所。他全無做官的架子,脫下袍子和小褂,在下午的時光,赤背在躺椅上睡覺。小和尚不敢走近,由遠處偷看這位一代大儒,他竟而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情形。他看見,也許他以為他看見,這位大詩人背上有七顆黑痣,排狀恰似北斗七星一樣。老和尚又說,那就足以證明蘇東坡是天上星象下界,在人間暫時作客而已。

蘇東坡在離開杭州之後,曾寫了一首詩給晁端彥,概括敘述他出外遊歷的習慣,那時晁端彥即將出使杭州,蘇東坡寫詩告訴他當注意的事。詩如下:

〖西湖天下泉,遊者無愚賢。

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

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送窮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餘芳鮮。

君持使者節,風采爍雲煙。

清流與碧峨,安背為君妍。

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