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2年2月底生效時實際效果會怎樣——革命、改革還是一切照常。我們不久就會知道。

同時,還有其他問題令我們關注。有時有人認為一這次是伊諾克·鮑威爾認為——政府航天部於1971年2月接管羅爾斯——羅埃斯公司的決定標誌著第一次180度大轉彎。這並非如此。在該公司通知政府它面臨著不可克服的財政困難前不久(由於為它的三星式飛機制造RB一211型引擎而與洛克希德公司簽訂的合同的費用不斷上漲),我的選區的一名選民告訴我,他為該公司感到憂慮。我請丹尼斯為我查一下數字。有一天晚上我口家看到他被公司6年的帳本包圍著。他告訴我,羅爾斯一羅埃斯公司將研究與開發費用當作成本,而不是放在損益帳上。這說明了真正的問題所在。

幾天以後我突然被召去參加一次內閣會議。我在內閣候見室內看到航空大臣弗雷德·科菲爾德在那裡等候。我問他:“你在這裡做什麼,弗雷德?”當他憂鬱地回答“羅爾斯—羅埃斯”時,我並未感到吃驚。他的表情說明了一切。在那次會議上我們聽到了問題的全部情況。根據丹尼斯告訴我的情況,我確認了科菲爾德的分析。這使得我們同僚們很驚訝。我們未經很多辯論即決定讓該公司自己停業清理,但將其航天部門國有化。在這以後的兒個月期間,內閣又進行了更加複雜的討論,因為我們與洛克希德之間又對最初的合同進行重新談判,而該公司財政當時也處於困境之中。人們可能會對因此而需要提供的條件和款項提出爭議——而且確實有人這樣做了。但我不認為我們之中任何人懷疑,出於國防考慮,我國保持本國製造飛機發動機的能力是很重要的。當然,從長遠看,這隻“跛足鴨”在我當首相時又重新獲得力量,飛回到私營部門。

羅爾斯—羅埃斯糾紛是短暫的。一年之後發生了嚴重的經濟政策180度大轉彎,表現在通貨再膨脹、對工業的補貼、物價和收入政策等問題上。然後在議會中保守黨右翼內部開始分裂。許多議會外的保守黨支持者也出現分歧。為了開啟成功的局面而進行的這些政策上的180度大轉彎的失敗,進一步分裂了保守黨並造成了其他後果。它造成了一個通貨膨脹高潮,而通貨膨脹又使得資產價格飛漲,並大大地鼓勵了勝負難卜的金融投機,從而玷汙了資本主義,也一同玷汙了保守黨,儘管許多人否認這一點。我將很快回頭再說,導致這一切的經濟形勢。但是,重要的是不能低估兩個非經濟問題對保守黨的影響——歐洲問題和移民問題。

第三節 從帝國到歐洲

我全心全意主張英國加入歐共體,原因已在前面簡述。戴高樂將軍於1969年4月離開愛麗捨宮使形勢發生了變化。他的繼承者喬治·蓬皮杜熱衷於英國加入歐共體;而在海峽的我們這一邊,當然沒有比新首相特德·希思更熱衷於此事的了。從來沒有人懷疑剛剛上臺的保守黨政府會採取什麼立場;也沒有人懷疑政界各派中會有許多人反對這一立場,其中包括許多最有影響的成員,如邁克爾·富特,彼得·肖爾和伊諾克·鮑威爾。但是,無論是出於各種高尚的還是低下的原因,工商業界、新聞媒體和流行的輿論都普遍表示強烈支援。

正式談判於1970年10月底在布魯塞爾開始。傑弗裡·裡彭向特德和一個內閣委員會彙報情況,有時也向我們全體內閣成員彙報。12月份,我們兩次詳細討論了英國對歐共體預算問題的談判立場。無疑,加入歐共體的財務支出會是很高的。估計,我們可能指望的最佳方案是:英國所繳納會費的毛額佔歐共體總支出的17%,有5年的過渡期和5年之後的3年所謂‘調整期’(以便使百分比保持在17%)。為了防止不可避免的批評,傑弗裡·裡彭還希望談判制定一條特殊複審條款,以便當應對歐共體預算繳納的淨會費變得使我們負擔不了時,我們可以引用。但他似乎對這點不大重視,並認為,無論是否有正式的複審機制,我們都能夠重新提出這一問題。

當時特德說,沒有人認為這一負擔是難以忍受的以致我們應中斷談判。這樣他就解決了關於加入歐共體費用的討論。但是,整個財務問題還是應當進行更加仔細的考慮。這一問題是以後的十多年期間英國與歐共體關係中的主要問題,而且證明不那麼容易重新進行談判。雖然在進行加入歐共體談判期間,歐共體發表了一項宣告:如果在當前的歐共體內或擴大了的歐共體內出現一種令人不能接受的形勢,歐共體的生存將要求有關機構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英國應繳納的費用還是在很炔地增長。1974—1979年的工黨政府在縮減這筆費用上未取得任何進展。這件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