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3部分

“怎麼不是我?除了我,現在還有哪一個合適!”

石全彬喜氣洋洋,拉著徐平的手向驛館裡走去。

自入宮起,便在皇上身邊侍候,被太后身邊的那幫人壓制了十幾年,石全彬終於迎來了自己出人頭地的時候,滿心歡喜正要找人傾訴,而徐平正是他最好的傾訴物件。

從徐平還是白身的時候,兩人便就相識,友誼一點一點地培養起來。最初結交的時候,石全彬是看中了徐家和李用和的關係,知道總有一天這個年輕人會成長起來。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徐平的成長遠遠超出了石全彬的預料,他愈加珍視這份友情。

身為一個內侍,要想有出息,不但要得到皇上的喜歡,還要有外朝大臣的扶持,才能不默默無聞地終老深宮。石全彬的祖父石知顒差一點點就位至節度使,雖然石知顒本人心情豁達,不以為念,石全彬卻深以為憾,一心想要完成祖父未能到達的地位。

進了院子,見香案早已擺好,石全彬便讓徐平接旨,先辦正事。

一邊的任守忠一路小跑著過來,到石全彬身邊躬身行禮:“小的恭喜閣長高升,得官家信任,來做如此大事!日後有事儘管吩咐小的,多多提攜!”

石全彬看了任守忠一眼,不屑地道:“原來你也有乖巧的進候,原先在宮裡面見到我,鼻孔不是都朝天的嗎!”

“此一時彼一時,那是小的不懂事體,讓閣長見笑,萬莫往心裡去!”

石全彬冷哼一聲:“算你伶俐,講給你聽,官家已經罷了上御藥和上御藥供奉。其他人麼好壞都有了個去處,惟有你,等這次回去再聽旨!”

任守忠滿臉堆笑,心裡卻咯噔一下。獨獨把自己空了下來,看來是要視這次完成職事的情況再予定壓,這要徐平說自己一句壞話,那真就萬劫不復了。(未完待續。)

第11章 清貴之選

淨手,焚香,諸般儀式下來,徐平終於從石全彬手裡接過盼了許久的聖旨。

官職又有變動,由工部員外郎轉為侍御史。這次升遷徐平心裡都有些激動,雖然仍是正七品,但路線卻從此不同了,這才是特旨升遷嗎!侍御史再轉,就是司封郎中,一步就把漫長的看不到頭的那些員外郎給跨過去了。

等等,最後這是什麼,賜穿朱?以前說大官,都是滿朝朱紫貴,自己以後也穿上紅衣服了?有這一身在身上,不說待遇提高多少,穿回家去威風啊。給父母看看,還有林素娘在家裡等了那麼多年,一身大紅官袍也讓他心裡好受點,不枉了自己嶺南熬許多年。

交接罷了聖旨,石全彬又從馬上取了一個包袱,笑著交給徐平:“這是官家賜下來的新制朱袍,雲行去試試穿著如何?”

徐平接在手裡,搖了搖頭:“急什麼,等到了京城,殿上面君時再換也不遲。”

其實在心裡,徐平想的是回到開封,把這一身換上回家先顯擺一圈。給親戚朋友們看看,他這嶺南六年也不是白待的,最少把一身綠衣服換了。

正事罷了,徐平把石全彬讓到客廳,驛丞自然吩咐人上茶。

石全彬喝了口茶,才對徐平道:“還有一件喜事,不知要不要現在說與你知道。”

做官這麼多年,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收穫滿滿,徐平正在興頭上,對石全彬道:“有什麼好事閣長儘管說。左右都是在這一天。且盡情歡喜一回。”

“官家說了。等你一回去,便到學士院試館職。以雲行才學,詩賦俱優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那時躋身清要之選,比今日又是不同。”

徐平聽了這話愣了一下,沒有回答。

館職是館閣職事的簡稱,昭文館、史館、集賢院和秘閣總稱三館秘閣,又總名為“崇文院”。這裡的職事從昭文館大學士以下。直到秘閣校勘,職事眾多,名目複雜,是朝廷育才之地,將相名臣多出其中。

低階館職多是真有職事,而高階館職則多兼任,以示清要才學,升遷也快。此時首相例帶昭文館大學士,次相帶監修國史,三相則帶集賢殿大學士。地位可想而知。

天聖五年徐平的同年進士,此時任館職的只有狀元王堯臣和趙概兩人。他們都是在天聖八年召試學士院,王堯臣的成績比趙概好,為直集賢院,趙概則為集賢校理。集賢校理為真館職的入門,而直集賢院就要高一些。但另一方面,王堯臣的階官由將作監丞升為著作佐郎,趙概則為著作郎,官階上又是趙概升得高。

館職自成系統,不能單看官階。在裡面任職的,與皇上見面的機會多,官階也升得特別快。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