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人創業在哪裡都艱難,在中國做“民營”創業則更難。一方面,各種融資途徑對民營企業基本都是關著的,銀行貸款優先給國

企,上市融資首先讓國企,時下升溫的企業債券融資也是隻允許國企。在民營企業以高價受讓國有股、法人股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後,

它們又被指責佔了“便宜”;另一方面,民營企業面對著眾多難以逾越的行政審批壁壘。據最近的報道,國務院清理出現有各類行政審批

專案共4 159項,第一批將被取消的有800餘項,但還會剩下3?300餘項。按照茅於軾教授的話說,我們中國人是世界上最不

怕苦、最不怕髒、最勤奮的民族之一,可我們還是這麼窮。為什麼?“因為人們的勞動沒有用在生產上,甚至用在了抵消別人勞動成果的

努力上;更因為各式各樣的浪費普遍存在,耗掉了社會巨大財富,可是每個人對此又無能為力(茅於軾語)。”

那麼,在中國創業為什麼這麼難?中國的創業生態環境到底如何?這裡我們不妨以公司註冊、開業手續為例,來證實中國與其他

國家的差別,說明中國的創業環境。從這種比較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為了使中國企業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家們和公司首先不應該受到比

“國際標準”更多的束縛。如果中國企業被行政管制捆得緊緊的,而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又不受那麼多的管制,它們怎麼能有更好的競爭

力呢?

公司註冊與審批程式

創業的第一步是註冊一個公司以及走過所需要的行業准入和審批程式,得到各種執照和審批後才可正式開業。在不同國家,開業

後受到的行政管制差別也非常大。在法治好的國家,除非政府行政部門能證明你有違規行為,否則無權在到期前吊銷你的營業執照;在法

治差的國家,即使你拿到了營業執照,公司也會始終面臨被不清不白地吊銷營業執照的可能,在那裡,行政審批和被隨意的管制是一場“

持久戰”。

由於不易收集各國對已經開業經營後的公司的行政管制資料,我們還是主要以公司註冊、審批程式的過程為比較物件,因為如果

一個國家的註冊審批程式很長、費用很高,那麼它對一個公司開業後的行政管制通常也會很多。正是由於這種正相關性,我們基本上可以

從公司註冊審批的難易看出在一個國家創業的難易。

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哈佛大學的LaPorta與Shleifer、耶魯大學的Lopez…de…

Silanes和世界銀行的Djankov 4位教授對85個國家的情況作了系統統計,算出在每一國家從開始註冊公司到可正式營

業之間平均必須走過的審批步驟數、完成全過程需要的天數以及註冊申請費用。為方便比較,我們只挑選出其中步驟最少和最多兩個極端

的國家(地區),再加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

2–13給出11個國家和地區從註冊一個公司到開業平均所必經的審批步驟數,以加拿大最少(2步)、義大利最多(11步

),中國內地則需要走過7道關。當然,對於一個申辦中的公司,這些步驟具體多少跟所開業的行業和地區有關,有的會多於平均數,有

的會少些。此外,這些步驟數是根據官方正式檔案確定的,不包括那些隨意增加的行政審批要求。從這些官方公佈的註冊審批程式看,在

中國的開業步驟似乎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2–13?從公司註冊到開業所需經過的審批步驟數

可是,審批步驟數僅反映了書面檔案的要求,實際運作的過程可能會長短不一,尤其是不同國家的政府機構效率千差萬別,同樣

內容的審批在不同國家所需的時間會大相徑庭。2–14給出在這些國家(地區)從申請註冊公司到開業平均需經歷的工作日天數,加拿

大最快(只需2天)、義大利最長(121天),在中國內地需111天。按每年250個工作日計算,在中國內地和義大利的創業者平

均要等待半年左右才可註冊好一個公司並開業。當然,這些時間也是根據一般情況估算的,在具體個案中會因各種原因拖延、重複提供資

料等使審批程式可能更長。

2–14?從開始申請註冊到開業,新公司所需等待的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