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有親身那麼感受地的人才會得出這一發現,而且要經過很長時間以後才體認得出。我們的大腦不是人體最聰明的器官。在人生的重要關頭,當我們決定重要的步驟之時,我們的行為不是受到明確地知道要做什麼的知識的指導,而是出於一種來自最內心的、幾乎可以叫做直覺的衝動。如果,到後來,我們以一成不變的無情正確理念,那些死硬地記下或是可能借自他人的無濟於事的抽象觀念,或者我們開始用一般規則,還有那些曾經指導他人的原則,而未充分考慮“適於彼者未必適於己”的箴言,就那麼來批評自己的行為,那麼,我們非常可能對不起自己。在最後,誰對誰錯自會明白,只有萬幸活到高齡的人才有能力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做出公正的判斷。 。。

第五章 思辨與箴言(counsels and maxims)(38)

這一衝動或直覺,可能是我們醒後忘記的一種“預知感”所起的作用,它給予我們生命某類神奇的平穩性和一致性,這是我們清醒時心境不定所不能獲有的,在知覺狀態中的我們容易被引入歧途或犯錯。就是由於這種預知感,人們覺得自己會在某一特別領域將有大成,從青年時開始,在內心有一神秘的感覺,這就是他們的正途,對著那方向努力,如同相似的直覺引導一隻蜜蜂建造峰巢一般。這一衝動格雷希安我之為“明哲保身的大才能”

(LA GRAN SINDESIS):我們直覺地認定它能拯救我們,沒有它,我們就無所適從。

按照抽象的原則行事是困難的,需要多多練習,才可能偶然成功幾次;原則不能適合我們特殊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有某些內在的“具體原則”,就好像在我們靜脈中流動的血液的一部分,事實上,是我們全部思想、感情、和意願的總和或結果。對於這些內在原則的抽象形式,我們通常一無所知;只有當我們回顧一生所採取的途徑,我們才知道我們一直受它們的引導,它們好像就構成一條看不見的線索,我們曾經不自覺地一直在跟從它。

(49)時間造成巨大的變化,就其本質而言,所有的事物都是稍縱即逝的——這些可信的話應該永遠記住。因此,不管你的情況如何,要對自己做出相反的設想:在順境中,想到不幸;在情投意合時,想到敵對;在天氣晴和時,想到密雲滿布;在熱愛中,想到恨;在信任的時刻,想像他人的不義,懊悔自己那麼相信人家;同樣的,自己在逆境中,要保持欣喜時光所有的輕*——這真是處世智慧的不竭資源!那麼,我們應該多反思,才不會那麼容易受騙;因為,一般來說,我們應該預想到年歲帶來的變化。

從個人經驗所領悟出,世上一切的人事物都是變動不居的,也許是我們最不能缺少的知識。萬事萬物在其地其時,都是必然的產物,所以能夠具有充分合理性;這一事實使得每年每月甚至每天的景況,都似乎有權利永遠持續。但是我們知道,這是永遠不可能的,在一切都倏忽即逝的這個世界上,只有“變”的持久不息的。明智人不僅不會被表面的穩定所欺騙,而且能預測變動所發生的路線。3(3*:“機運”在人的事務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我們以即時的犧牲去排除某一遙遠的危害,這類危害時常在事件的新階段或者在未曾想到的發展中消失;不但這些犧牲完全浪費,而且由犧牲所帶來的變化,因為情況已經更動,現在倒成為積極的不利因素。是以在採取預防措施之時,不能往前看得太遠,而要照顧到機運,時常要跟危險作勇敢的對抗,希望它像烏黑的雷雲一樣,飄然消逝,有驚無險。)

但是,人們一般總是覺得目前的處境會持久,事情會像過去一樣式在未來繼續。他們的錯誤,出於他們不瞭解所見事物的原由——其原由跟它們所造成的後果不同,原由是本身即含有未來變化的胚芽。人們知道的只是後果,他們信守那些後果是基於一個假定:這類未為人瞭解的在由既然足以導致後果,也就能夠維持那些後果的現狀。這是一個很普遍的錯誤;由於這種錯誤所引起禍害影響到大家,所以容易忍受;要是哲學家錯誤,他是獨自犯錯的,所以是加倍的不利。讓我附帶說明一下,我在《世界作為意志和表象》(卷1第15節)寫下一個原則,“錯誤離不開推理錯誤,那就是,把一個已知的後果歸因於並非引起該後果的某事物”,這裡的討論正好對上面的原則做出一次確認。

第五章 思辨與箴言(counsels and maxims)(39)

然而,當我說到我們應該推想時間的後果,我的意思是在心中預測這些後果將會是如何;我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