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的目的來港。

當然了,更是帶了眾多拿得出手的文化藝術品了。

這麼多內地人物中,最受歡迎,最受矚目,最受關注的莫過於詩人艾青!

5月15日,艾青舉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當著數千香港文藝界人士、社會名流,以及在香港市民面前,朗誦了他的在抗日戰爭時期寫的現代詩《我愛這土地》。

蒼涼、深沉的激情中,朗誦聲起: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颳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寫於1938年,當寫出不久,便被紅遍了大江南北。

無論懂不懂詩歌的人,都瘋狂的流傳!

那時候的人們,從這首詩歌中,汲取抵禦日寇侵犯的戰鬥勇氣的激情!

那時候的愛國人士也是人,也怕死。但是,他們聽艾青同志的《我愛這土地》,想到犧牲自己,能夠拯救祖國,就紛紛前赴後繼的衝向敵人的槍口、炮火了。。。。。

這首詩歌,不但獲得了中國知識分子、愛國青年的追捧!

更是在國際上,為中國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艾青以愛國主義詩歌聞名,不但中國人尊敬他。

歐洲人、美國人,以及一切熱愛自己民族的人,聽了艾青的詩歌,也會給他鼓起掌聲!

金庸、包玉剛、李嘉誠,等等老一輩人,站了起來,眼中深情的落出眼淚。。。。。。。

張少傑、亦舒、張藝謀等等青年們站了起來,他們的情緒也非常的激動。。。。。。

香港當局的港督,以及英國的官員,也紛紛站起來,給艾青鼓掌!

整個現場,幾千人,紛紛熱情的鼓掌!

一個鐵骨錚錚的愛國主義詩人,從不掩飾自己的立場的詩人,哪怕他的敵人,也會為他鼓掌。。。。。。。。

第79章 與巴金談文學

艾青朗誦完《我愛這土地》,接著又朗誦其他詩歌,都獲得了聽眾的熱烈反應!

現場氣氛之熱烈,甚至超過歌壇巨星開演唱會。

改革開放初,中國內地的娛樂、文化產業,雖然有一點脫離了世界的主流。

但是,詩歌創作,還是保持極高的水平!

中國的詩歌,從古代就一直很有水平。

詩經、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

在封建時代,大多數國家,還不知道詩歌為何物的時候,中國歷史上就湧現多次詩歌創作的高峰!

近代以來,現代詩出現之後,承擔起的責任,是用詩歌宣傳革命、救國等等宗旨。所以磨練出大批詩歌成就驚人的現代詩人。

香港,雖然有金庸、亦舒、倪匡這樣通俗小說大家。但是香港的通俗小說,是太平盛世時娛樂大眾的調劑品。

在艾青這樣大氣魄的詩歌之下,顯得有點小格局。

張少傑深度覺得羞愧,為自己洋洋得意羞愧!

人家艾青的風度,那種氣場,真是龍吟虎嘯,橫掃全場。整個香港找不到能和他相比的人物,這才是大格局的文化人!

張少傑看了看金庸,想到內地的很多文人,一直把金庸小說看成不登大雅之堂。

其實,這倒不是文化素養、知識層次,而是那種大格局、大氣魄,金庸因為自身的經歷,還不足以和艾青等人相比。

很快張少傑又想到,這種救國救民的詩歌,確實是偉大!

但是這是強求不得的,畢竟只有那種苦難、毫無希望的年代,才能夠創作出那樣偉大詩篇。

現在和平環境中,模仿那種大氣魄的詩,總會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

現在這個時代,救亡圖存已經不是時代的宗旨。建設國家,強國,讓人民物質和精神方面都富裕起來,這才是新的目標。

所以,文化界能做好自己本分工作,能拍出好看的電影,能唱出動聽的歌曲,能畫出在國內國際廣受歡迎的漫畫,也算是實際行動報效民族報效祖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