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部分

“好!”張少傑鼓掌,笑道。“確實如此!現在,顯然是香港經濟發展週期的低谷階段,在谷底的時候。一些優秀的企業,也是價值低估。雖然我投資新鴻基也是撿便宜,但是我的投資同樣會促進新鴻基的發展!第一,我想要5億港元,入股新鴻基證券公司25%的股權。第二,這5億的入股資金,我希望成立一家保險公司,以保險公司的吸納社會資金,壯大新鴻基公司的發展。第三,今後,我個人理財專案,將會委託新鴻基證券公司……”

現在的新鴻基證券公司的規模,並不的太龐大。雖然擁有15多億的資產,但是負債則是達到了10億。也就是說,新鴻基證券公司的淨資產僅僅有5億。

在牛市的時候,證券公司的使用者,積極的投資股票,新鴻基證券公司自然能夠賺取大量的佣金。這些佣金,支付了銀行利息之後,還產生大量的盈餘。

不過,到了熊市的時候。由於交易冷清,新鴻基證券公司的手續費收入,開始不足以支撐支付經營成本,以及負債利息!

當然,這些困難也是暫時自勺。一旦熬了到了牛市,股票成交量大增之時。新鴻基證券公司,必然能夠在下一輪牛市中,大賺手續費收入。

““歡迎張先生成為新鴻基的股東!”

馮景禧仔細估量,張少傑的投資,對於新鴻基證券來說,有有利無弊。而對於馮景禧本人來說,不過是失去了部分公司是控制權。

不過,作為現代的金融家,馮景禧也是知道,追求絕對的控制,必要性也並不是很大。

只要盈利可觀,以及在公司擁有相對的控制權,便已經足夠!

(未完待續)

第304章 從神話到騙局

投資了新鴻基證券之後。張少傑開始躊躇滿志…….他可知道,現在的香港股市跌至670多點,顯得非常的悲觀、絕望。但是2007年10年最高點31000多點來計算,此時的還是有近50倍的上升空間。

新鴻基在81年的時候,年利潤達到1億港元。如果整個市場擴容50倍,也就意味著,新鴻基公司將有可能獲得50億港元年利潤的可能。

而如果再爭氣一點,獲得滾雪球一般的投資收益,未來成為滙豐銀行一般的巨頭,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馮景禧已經老了,85年之後,馮景禧便是去世。

而像新鴻基這樣的企業,未來肯定是會上市的。張少傑在擁有25%股權的基礎上,不斷的收購新鴻基的股權。

讓這家前途無量的公司,成為自己在金融市場上的左膀右臂,也是有可能的。

而在張少傑人股了新鴻基證券公司不久。

梅啟明、梅啟德兄弟也傳來了喜訊。

“妹夫,九龍灣的幾塊地皮,已經拿下了。25港元一平方尺,700多萬尺,耗資1。7億港元,真他孃的便宜!”梅啟明非常高興說道。

梅啟德說道:“我在中環拍下了一塊20多萬尺的土地,1。2億的底價,根本沒有人與我競爭!事實上,要不是我出價,港府又要尷尬的流拍了!”

1982年9月以來,香港地產行業開始陷入了最黯淡無光的時期。

地價、樓價、租金全面的大跌。

由於大量的地產公司傷痕累累損失慘重,所以港府地皮拍賣活動,現場冷清,響應寥寥。張少傑讓梅氏兄弟去竟拍,基本上找不到競爭對手!

“好,辛苦了!”張少傑笑道,“不知道兩位大舅哥,有沒有興趣,做地產開發商?”

“可是…..我們沒錢啊!”梅啟明、梅啟德不由的愁眉苦臉。

張少傑道:“沒錢不要緊,我借給你們!

當然,要做地產商的門檻還是很高,我建議你們兄弟兩人,先可以各自成立一家建築公司,我可以將兩塊地皮的開發專案委託給你們。誰如果開發的質量好、效率高,我將會進一步扶持他成為香港地產行業的巨頭!”

隨著張少傑的話說出口,梅啟明、梅啟德兄弟兩人不由的露出了競爭的態度。

由於,這一次給張少傑跑腿,是地皮競拍。

土地成本越低,他們的獎金越高。

這一次,梅啟明、梅啟德基本上是按照最低家拿下土地。所以,這兄弟兩人都擁有了500萬港元的佣金。

以500萬港元成立建築公司,顯然是綽綽有餘了。

在不久之後,梅啟明、梅啟德分別威立了啟明建築有限公司和房德建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