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為的時候,強行去做,不免會導致悲慘結果!
大熊市市的時候,使得梅啟明的資金逐漸虧損至1982年6月份的50萬港元!但是,梅啟明又覺得,最初的好運是佳寧置業這隻股票帶來。
於是,梅啟明開始在3。5元的時候買入佳寧置業。他心道,佳寧置業巔峰時候足足有17。9港元,現在3。5元買進,應該是安全的了。
誰想到,這幾個月來,佳寧置業越來越熊。
撒切爾夫人北京那一跌之後,佳寧置業已經跌到2港元左右。
之後,又開始有傳言,佳寧置業業績造假,資不抵債。這使得,10月26日,已經跌至1。07港元了!
所以,此時的梅啟明資產也僅僅剩下10萬港元。
“哥…..”梅啟德也好不到那裡去,此時的資產也只有25萬,“悔不當初Ⅱ阿,當初少傑就說,81年下半年開始就會走熊!”
“是啊,還是少傑厲害,一看看出了香港股市的走勢。諸葛亮也不過如此,巴菲特、彼得林奇比起的少傑來說,差的遠了!”梅啟明神智清醒過來之後,反倒開始更加崇拜張少傑了。““哥,投資方面,還是將天分的。一萬個咱兄弟加起來也不如一個張少傑!後面該怎麼辦,還是請教少傑吧!”梅啟德說道。
“對,好久沒有見到少傑了。買點禮物,拜訪他!”梅啟明說道。
1982年11月初。
梅啟明、梅啟德再次拜訪了張少傑。
“少傑,真後悔沒有聽你勸告啊!”
“我真是豬油蒙了心!”
梅啟明、梅啟德兩兄弟你一言我一語的在張少傑面對懺悔。
張少傑道也沒有鄙視他們,事實上,這不過是普通投資者的共性而已。哪怕是許多的億萬富翁,或者是一些職業股票經紀人,有時候身在局中,也不禁為市場情緒所感染,在市場中明知不可為,也偏偏不信邪。
根據理論知識曉得是熊市徵兆,但是投資者偏偏心中用一萬種理由解釋一一“這次是例外”。只有等到投資者已經損失慘重,才徹底承認熊市來了181年的時候,香港的股票價值已經偏離了基本面,股價超過每股淨資產十倍以上的比比皆是,擁有一兩億淨資產的上市公司,市值被炒作到一二十億規模。
哪怕是一些真正的置地優秀的大藍籌股,在81年的時候,市淨率往往也超過了5倍,市盈率普遍都是在40多倍以上。
這種情況下,整個市場所有的股票價值,少則被高估了兩三倍,多則是被高估了二三十倍。根本沒有一隻股票,具有投資價值!
所以,在81年的時候,張少傑遇到在股市上有投資的朋友,都奉勸拋掉股票。然而,大多數朋友振振有詞,說價值投資早就過時,現在基本上是趨勢投資的時代。
很好,張少傑也是同意趨勢投資理念。
問題是,號稱是趨勢投資的朋友,眼見著股票在頂部跌破了均線、趨勢線、MACD之類的常見指標,從漲勢變成了跌勢。如果投資者真的是他自稱的“趨勢投資”,也應該迅速的止損,拋掉股票了。
但是,往往之前自稱是“趨勢投資”的朋友,偏偏拋棄趨勢分析,轉而用其他的分析模型開始解釋眼前的股市現象。
所以,很多的失敗投資者,並不是不懂股市的常識和技術。
問題是,每次到了決策的時候,他總是三心兩意,不肯堅持一種投資理念到底!
從81年7月開始,香港股市已經跌了一年多了。
“而82年9份之後的驚魂猛烈下跌,更是讓所有的投資者,覺得肝膽欲裂。
“既然已經套牢了,就不要底部割肉了。”張少傑為了避免梅氏兄弟錯上加錯,便交代說道,“除了一些問題股,比如一一佳寧置業不能持有持外。其他的一些優秀的股票匯豐銀行、長江實業、和記黃埔之類的,都已經很便宜了!”
事實上,股市中投資者的犯下的錯誤,除了股票漲到天價時候錯誤的經常買股票,以至於損失慘重之外。
第二重的錯誤,則是在熊市的底部,因為徹底悲觀、失望,而將高價買的股票低價割肉丟擲。
人類股票歷史上,歷次的大熊市,除了90年代初日本股市之外長達20年沒有給投資者解套之外。其餘的歷次大熊市,哪怕是損失的再慘重,只要沒有在底部割肉出局,基本上都是有賺回本錢的機會。
比如,20世紀最慘烈的股災——1929年華爾街大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