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那道山是安山,上有錢王廟,子孫世守其祀,也是著名古戰場,至今流傳岳飛抗金的故事。
安山北面的那個湖灣叫遊湖,因吳王夫差常攜西施泛舟湖上得名。
……
哎呀,我現在寫的時候都覺得繁複,不要說當時一一辨認了。
恐怕即便是當地人,也無法馬上將那一大片山川一一準確對號,我經常出入光福,也算半個當地人了,過去還看過相關資料,今又與嚮導立於巔頂察看討論,如腳踏巨幅地圖之上,仍覺目不暇接,顧此失彼,迷失在雲水翠巖間。但我覺得這種迷失本身也是一種享受。我想,新來這裡的人不用這般辛苦,只要覺得這片山水可愛就行了。放眼望去,除防火通道剛新闢裸露黃土很刺眼外,光福所有的山都是綠的。山上最多見的是馬尾松和野慄樹,下覆荒榛野蕨,還有無處不在的果林與梅園,城鎮田舍連綿其中。但這綠色大多是次生林,已不是最初美麗的時光了。據說早年光福的每座山都是蓊鬱的大樹,巨松如海,翠竹擎天,日軍侵華時砍伐破壞很大,樹竹所剩無幾,現經多年植樹造林,森林覆蓋率已達全境97%,這才是這片山川大地最可愛之處。
在此綠色丘陵連綿環抱之中,玄墓山隆然矗起於東南,主峰海拔233米,為光福最高。下銅井即上玄墓山,此山與鄧尉山一山兩名。玄墓山朝向太湖,相傳東晉有位青州刺史叫鬱泰玄,晚年隱居並長眠於此。因其性仁恕,墓葬之日有數千燕子銜泥壘其墓,燕子為玄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