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他們把所有事情撇到一邊,專心照顧寶寶。寶寶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被稱為新生兒。差不多所有事情都可以留到一個月後解決。

穿該穿的衣服。不用換下睡衣,坐下來縱容一下自己吧。作為一個有8個孩子的母親,瑪莎已經學會了什麼時候穿什麼樣的衣服。穿上睡衣,相當於給家裡其他孩子一個暗示:媽媽要下班了。要讓孩子們懂得這樣一句話和思維模式——“去問你們的爸爸”,以此來把其他孩子從媽媽身邊支開,免得透支媽媽的精力。這種情況用瑪莎的話說,就是“別打擾我的安靜”。讓孩子們懂得,應該給媽媽和寶寶一個安靜的空間。

尋求幫助。這個階段,從來沒有人指望新媽媽們在沒有任何幫助的情況下去包攬那麼多事情。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認識到坐月子的重要性。有些地方會給新媽媽指派一個產婦護導員,是專門照顧媽媽(而不是孩子)的服務人員,讓她省去做家務的麻煩,集中精力照顧孩子,早日恢復體力。現在產婦護導員在英國很普遍,產後護理也很流行。這些富有經驗的產婦護導員是很值得一僱的。如果你僱不起,親戚朋友也可以“幫一兩天忙”。要是你的朋友問:“你需要什麼?”你就回答“過來打掃衛生,洗洗涮涮”,或者“做點飯”。

角色調整

把一個新生兒帶到一個家庭,也就意味著家裡每個人都要做角色調整,這不僅包括媽媽,還包括爸爸和小哥哥、小姐姐。關於怎麼調整,下面介紹幾個切實有用的建議。

爸爸的調整

跟媽媽相比,爸爸的角色調整可能要更難一些。作為家庭的保護者,爸爸有兩件事要做:和媽媽一起照顧寶寶,還要照顧媽媽。許多爸爸還不習慣把精力放在小傢伙身上,也不習慣照顧產後的妻子,因為由於激素的改變,這個時候的妻子很可能不是原來那個最可愛的人。

爸爸在頭幾周要對母嬰關係有充分的理解,這是爸爸的角色調整中很重要的一點。在頭幾周,媽媽對寶寶的親密感覺會時有搖擺,要麼感覺親密無間融為一體,要麼感覺相互獨立互不牽扯(因而也帶來了時時變化的情緒——要麼信心滿滿、歡欣鼓舞,要麼猶疑不定、悲觀絕望)。有時候媽媽覺得與寶寶步調一致,有時候覺得離得很遠。母子之間的“訊號—回應”關係,一天之中會有幾十次,直到漸漸形成了親密的母嬰關係,媽媽懂寶寶,寶寶也懂媽媽。

當有一天媽媽大聲宣稱“我終於知道他要什麼了”或者“我明白他了”,這種親密關係就表現出來了。這段時間對母嬰雙方來說都意義重大。而爸爸的任務就是創造一個環境,讓母嬰關係得到發展和成熟。對爸爸來說,理解這一點很重要(不要覺得是受到了威脅)。下面是幾個很有用的“護巢”小提示。

第5章 產後全家的調適(2)

()免費電子書下載

保持家裡整潔。家裡亂糟糟會讓媽媽的心情也亂糟糟——寶寶也是。產後那段時間,瑪莎看到沒洗的髒碗筷就會發火,而平日裡她對這些是無動於衷的。堅持每天做家務,或僱人來做。每天巡視一遍,列出需要動手處理的清單,然後去做。整潔是頭等重要的事。每天都要自己列清單。

提高你的服務質量。斯坦是一位職業網球選手,有一次,他問我該怎麼幫忙照顧剛出生的孩子,我用他們的行話回答他:“提高你的發球質量。”經常端茶遞水、噓寒問暖,因為哺|乳期的媽媽需要補充額外的食物和水分。早餐送上床,因為媽媽的睡眠毫無疑問會受到打擾,但你基本上能夠一覺睡到天亮。當媽媽想好好泡個澡時,你應該帶著寶寶出去散步。是不是感覺自己像個僕人或是服務生?你確實就是。

體貼入微。很多媽媽不願意開口要別人幫忙,可能是擔心會破壞與寶寶之間無言的親密感。爸爸這時就要注意傾聽妻子的需要。有一個媽媽曾經這樣哭訴:“我得敲破我丈夫的腦袋,他才能注意到我累得快趴下了。”

防止外人打擾。需要照顧妻兒的爸爸用不著完全放棄社交生活,這樣既無必要,也並不健康。想見朋友的時候就去見。有時候,你會想與朋友們一起分享寶寶帶來的快樂;有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朋友們儘管好心,但太吵鬧。這個時候,你可以把電話線拔掉,在門上貼一張“請勿打擾”的紙條。

照顧好其他孩子。孩子們習慣了包攬母愛,可能還不願意與新來的寶寶分享。如果你的產假有一兩週(或更長),那照顧他們的事情就落在你頭上了。把他們帶到室外活動,給媽媽和小寶寶創造一個安靜的氛圍。教會年長的孩子照料年幼的,告訴他們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