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採訪,切切。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李承鵬:20年與12年的決鬥
1980年莫斯科,冰天雪地中的沈祥福肯定想象不到24年後他將再一次衝擊奧運出線權———用全部的身家做賭注。
1978年曼谷,鹹溼悶熱中的金鎬坤肯定也想不到,站在身前玩命兒阻截他的這個中國小孩,竟會26年後又一次玩兒命地搶身在他面前。
甚至2002年6月14日,杜威也想象不到他會在一次0比3的重創後再次站在“上巖”,兩年之後,年輕的杜威已經會用一種宿命的口吻說:“哪裡跌倒,哪裡爬起!”
宿命。宿命的意思是有種仇恨會如附骨之蛆揮之不去,有種還債會像雪球般越還越多,像一個情緒上狡詐的圈套讓你去鑽。如果真要用很歷史很###的口吻敘述,就是“公元2004年3月3日,中韓要再一次了卻夙仇”。
其實根本沒有那麼多使命感,雖然北京現代剛剛以兩個洗衣粉廣告式的“1比4”輸給韓國人,雖然上海雙雄在A3坍塌成“上海雙熊”,但中國國奧與韓國國奧在今晚的戰鬥並不是為兩國足球地位來正名的重大戰爭,它只是決定某次出線權的戰鬥。
在前線,楊一民下達的“宵禁令”開始為這場戰鬥添上一絲殘忍的瓦藍,李章洙、金光東的造訪更給戰壕兩側營造出很《無間道》的味道———誰都輸不起,不管是20年的“逢韓不勝”還是12年的“上巖怪圈”。
建於漢城郊外垃圾場上的“上巖”被視為韓國足球的怪圈,12年來韓國國字號在“上巖”無一勝績的傳說撩撥著中國人某根勝利的三叉神經———中國足協年輕的官員曾民踩在據說邪氣很旺的上巖草皮上突然有了一種感覺,“我敢賭,賭中國國奧明天至少不會輸!”
在“實力不濟”的理性邏輯下,我們又一次回到感性的宿命中去,這沒什麼不好,3月3日就是中國人用20年釀造的“恐韓”與韓國人用12年積澱的“韓恐”的一次感性賭博。
歷史的改寫和歷史的續寫都不難,“抗韓”和“恐韓”的話題20年來正如一對貧嘴的孿生兄弟———3月3日,是一部光鮮照人的劇本開頭,還是一張苦瓜臉的克隆?
據說沈祥福自抽籤之後,已把中、韓交手可能出現的各種鏡頭在腦中過了N遍,但比賽只有一遍,像一條河永不回頭,像戚務生在崔龍洙那挺重機槍下逃無可逃,像霍頓碰上申秉浩那記頭球無可救藥。
今晚,準確地說是今晚18時整,“宿命”像把刀子抵上雙方的喉頭———兩天前,中國足協常門人閻世鐸的說法是:“以我們的狀態,離打破恐韓宿命只有兩公分了。”如果真是這樣,請一定不要再出現四年前李偉峰那枚只有兩公分誤差的頭球,進了———卻又妖冶地彈出來了。
讓人想起來都不寒而慄的是,中國隊好多次都死在這兩公分上。
昨天中午,傳說中已被中國隊陣容搞得暈頭轉向的金鎬坤卻突然精確如小李飛刀般分析出中國隊首發名單,並安排好一一盯死中國國奧的箭頭人物時,這個感覺像被割過面板般清晰。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李承鵬:一秒鐘宿命論
一秒鐘有多長?一秒鐘長得可以把“恐韓”從公元1978延續到1992,延續到2004年,26年!甚至直到永遠!
一秒鐘有多短?一秒鐘短得就像曹宰榛右腳腕靈異地一抖,讓沈祥福苦心孤詣經營四年的信心和防線一起脫鏈!
24小時前,車範根突然在酒桌慨然說:“恐韓”始於我,1978年我在和沈祥福比賽時打入致勝一球——韓國足協官方檔案統計,這是“恐韓”的第一例;26年後,我的學生曹宰榛就在韓國國奧中,明天他再戰中國。
宿命!自車範根始的“恐韓”,至週三晚由車範根學生曹宰榛不可顛覆地像家族血統般續寫著,只用一秒鐘時間,“恐韓”就像一個女巫點化的巨大魔咒,或布魯斯…威利《十二猴子軍》中無法掙脫的輪迴夢魘——無論沈祥福苦心孤詣到場上每一寸角落,無論丁阿姨怎麼苦口婆心地排解心理壓力,無論國奧球員賽前在更衣室裡怎樣學狼一樣嗷嗷直叫——“必勝!必勝!”,但韓國人維繫之於中國足球這一榮譽上的巨大落差,只需“咔嗒”,就像曹宰榛把皮球射入中國足球網的清脆聲音。
正如1999申秉浩那記詭異的頭球,正如1996崔龍洙那記炸藥般的掃射,或者1992、1978……時光像沙漏一樣緩緩流下,悲劇在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