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月下醉書雨岩石浪
辛棄疾
九畹芳菲蘭佩好,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寶瑟泠泠千古調,朱絲絃斷知音少。冉冉年華吾自老,水滿汀洲,何處尋芳草?喚起湘累歌未了,石龍舞罷松風曉。
這首小令是辛棄疾晚年的作品,約寫於公元1203年。其時正當他南歸後第三次出仕前,賦閒居住在江西鉛山的瓢泉。這一帶的山山水水,特別是“雨巖”的風景,深深打動了他,因此他的筆下不乏對大自然的種種描繪,數量不算太多,但氣象萬千,別具一種情趣和境界。
寫作本詞的時候,辛棄疾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但仍壯心不已,希冀早年就立下的統一祖國的宏偉理想得已實現。此時他的好友陳亮已經去世,朱熹也在“慶元黨禁”事件中喪生,稼軒深感知音難覓,再也遇不到陳、朱那樣的好友了,不免感慨萬端。小令在描寫“雨巖”景物的同時,寄情于山水,抒發了這種思想感情。
“九畹芳菲蘭佩好,空谷無人,自怨蛾眉巧。”“畹”,古代土地面積單位,三十畝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