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的初步覺醒。一個“似”字說明作者雖懷疑當妓女是命中註定,但又不完全相信命運,這也是對封建社會里不合理的娼妓制度的控訴,更是對赫赫有名的道學家朱熹衛道嘴臉的有力針砭。

正因為她相信自己是無罪的,而且也不完全相信命運。所以她說:“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花落花開”是自喻,“花落”比喻自己落難,身陷囹圄。“花開”比喻自己擺脫災難,獲得釋放。“自有時”相信自己無辜,終會得到昭雪。“東君”暗指清官,“主”是名詞活用為動詞,是“作主”釋放的意思。“總賴”表示了對清官的信任。這裡寫出她對新繼任的地方官員嶽霖滿懷期望,希望嶽霖能為自己作主,拯救自己脫離囹圄之苦。

下片寫自己渴望自由渴望幸福。“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寫自己一定要離開牢獄,擺脫災難。“去”指離開囹圄之災,“終須”是最終應該的意思,表達了作者渴望自由的堅決信念;“住也如何住”中的“住”指在牢獄之中,“如何”含有質問之意,繼續表示自己是無辜的,這既是向嶽霖申訴,也是向整個社會控訴。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寫如果我獲得釋放,頭插山花自由自在地生活,那時不必問我歸向何處。“若得”這是假設之辭,也正說明這美好的日子尚未到來。此句結得好,將主題更加深化了,作者不僅在上片裡要求昭雪釋放,而且在此更要求自由,渴望幸福,擺脫受人歧視踐踏的營妓生活。這“歸處”兩字就是表達了這種理想,但這理想在當時怎好直言呢?嚴蕊是天台營妓,即軍營中的妓女。許多營妓原本是良家女子,後被迫為娼。有的因父兄破產,被迫失身;有的出身仕宦之家,因父兄得罪,家室被抄而墜入風塵。她們忍辱含垢地苟活於人世,多麼渴望自由,擺脫這非人生活!“莫問奴歸處”中的“歸處”兩字,就是表達了她渴望保持人類尊嚴,過自由自在生活的這一要求。因為這一願望比求得釋放更觸動封建社會秩序,更不會為封建統治者所准許,因此這種渴望自由的強烈願望,只好含蓄地寫成“莫問奴歸處”了。

從這首詞裡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中婦女的苦難,尤其是象嚴蕊這樣婦女的災難更為深重。她們被迫失去了人的尊嚴,但是並不屈服,在重壓下依然發出生命的呼喊;她們並不完全相信命運,在凜冽的嚴冬中仍然熱切地盼望“山花插滿頭”的自由日子的到來。

本詞寫得情真意切,充分表達了被侮辱被損害者的心聲。全詞賦比結合,結構嚴謹,上下片各有側重,上片要求釋放,下片渴望自由地生活,語言明快犀利。(趙慧文)

六州歌頭

張孝祥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絃歌地,亦羶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幹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至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這首詞寫於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

宋孝宗趙眘繼承王位後,任用張浚北伐,準備收復失地。但因北伐軍內部矛盾重重,將帥不和,結果在符離(今安徽符離集)被金兵打得大敗。於是,主和派的氣焰便又囂張起來,他們不顧張浚等愛國將領的激烈反對,遣使與金國統治者密切來往,準備締結屈辱投降的和約。這時候,張孝祥正在建康留守任上,他滿懷激情,寫下了這首洋溢著愛國熱情的《六州歌頭》。

上片側重寫慘遭敵人蹂躪的中原故土淒涼景象和敵人的驕橫跋扈。“長淮望斷”五句,寫南宋的邊防。“長淮”,淮河;“望斷”,看到極限。這五句說,面對淮河,極目遠望,邊境上蕭條冷落,死氣沉沉,看不到軍隊活動的蹤跡,沒有戰爭時的戒備狀態。這怎能不使愛國者滿腔悲憤呢?“黯銷凝”一句,用高度概括的藝術手法,道出了作者對國事無限憂慮,凝神沉思,悲痛欲絕,卻又無可奈何的神態。“追想”三句,寫南宋統治的麻木不仁,使作者聯想起當年中原大好河山的往事。本來,那是統治者妥協投降造致的歷史悲劇,詞人無法也不能道出事情的真相,只好用“殆天數,非人力”來表達自己難言的苦衷。“殆”,是約略之詞,意為“大概”。

以下分三層寫敵佔區的情景。“洙泗”三句為一層,寫昔日的文化之邦,絃歌之地,也充溢著羶腥的氣味;“隔水”之句為二層,寫中原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