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也可以看出對宗教的重視。

在古格王國,儘管皇權和神權是分離的,但佛教一直被尊為古格的國教,寺院的僧侶也享受著很高的禮遇。甚至有很多王室成員出家為僧,成為古格的宗教領袖。神權從屬於皇權,那麼如何協調好這種政教關係,維繫國家的安定,這也是古格的神秘之處。

張建林:託林寺現在已經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了,一是因為它在歷史上所處的地位非常重要,再一個它儲存了大量的壁畫。

我們1997年到1999年配合阿里文物保護搶救工程,在那裡做的考古發掘,把早期的那個大殿像壇城一樣的一個殿,殿堂裡面經過清理發掘,一些早期壁畫暴露出來,還有一些佛塔。壁畫風格應該看起來是託林寺初創時期的壁畫,也就是說可能是10世紀末到11世紀初這個階段,由外邊請來的一些畫家畫的。所以帶有非常濃厚的異域風格。

古格曾經是西藏地區的佛教文化中心,但從它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周邊還圍繞著其他信仰天主教和穆斯林教的國家。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中,古格人的信仰是否始終如一,也是一個謎團。當一些西方探險者意外地發現了古格後,人們就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異常神奇的國度,所以古格總是吸引著人們一次次地去探尋。

18、19世紀時,許多國外探險者曾經涉足過中國西部地區,包括有名的敦煌的藏經洞,那麼這些早期探險家們有沒有對古格遺址展開研究呢?

張建林:實際上對古格考察得比較深入的,是一個義大利人,也是被認為是西方的西藏考古的一個泰斗,名叫杜齊。他從1928年到20世紀的40年代,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先後到阿里地區八次。他留下了許多研究資料和成果。

當時我在整理這批調查資料的時候,也發現了古格王朝的種種謎團,比如古格王朝的早期的建築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佈局,怎麼樣一個結構;還有王室成員的墓葬、土葬是什麼樣子的,具體的位置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樣的一種埋葬方式,有什麼樣的隨葬品,等等。直到現在還都是謎。

從古格王朝的壁畫上,後人能看到古格的王后、王妃、王子和國王的容貌。這是一群在古格享有特權,說一不二的人。他們曾經把持著古格700餘年,據說其間古格的王位相傳了16代。但為何香火在第17代悄然熄滅,當時古格王國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

張建林:實際上每次有考察隊到古格去考察,都會去看一個乾屍洞,那裡堆放著有些殘缺不全的屍體。乾屍洞裡面放的是什麼樣的人的屍體,是什麼原因把這些人埋到這裡,也有很多種推測。有的說,是古格滅亡的時候,是在這場戰爭中死亡計程車兵;有的也說,是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一場瘟疫,死了這麼一批人埋到裡邊。

1985年6月,在高原灼熱的陽光下,張建林進入了一個陰森森的洞穴,洞穴中的一切讓人不寒而慄。但這些殘缺不全的屍體,已經無法講述遙遠的過去曾經發生的一切。

從文獻史料上人們能夠看到,古格王朝是在公元1630年消失的,但它消失的真正原因和其中的細節,並沒有詳細的記載,考古人員只能透過一次次實地考察發掘去尋找證據。人們期望著能有更多新的發現,來複原出一個真實的古格。

陽光下的消失(1)

嘉賓 張建林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長年從事田野考古,曾多次進入阿里地區,對古格王朝遺址進行考察、發掘。

導語:今天,人們在阿里地區的浩瀚沙海中仍然可以看到古格王朝的宏偉遺蹟。然而在公元17世紀,古格王朝卻陡然在西藏的歷史中銷聲匿跡。它的消失在考古人員和西藏專家的心中至今是個未解的謎團。

古格之謎——陽光下的消失

古格王國是中世紀西藏西部的一個地方王朝,從建立到衰亡經歷了700年的漫長曆史。儘管王朝位於西藏西部偏遠的阿里高原,但它的發展興衰在整個西藏發展史中依然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古格王朝是由沒落的吐蕃後裔建立的,王朝的君王們接受祖先毀滅佛教的教訓,著力振興佛教,成為了西藏後弘期佛教的發源地。

阿里地區平均海拔為3800多米,被世人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這裡空氣稀薄,植被稀少,被專家視為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然而古格王朝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了700多年,並且創造了讓後人驚歎的宗教文化。那麼古格人既然在這麼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佇立了幾百年,為何又遺棄了自己的都城,消失得無影無蹤呢?

張建林: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