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際上要說起來,阿里地區的資源並不是貧乏到一無所有,從歷史文獻記載,到現在地質學的調查,它那兒還是有一些資源的。從礦產來講,它有兩項資源。一項是那個地方出沙金,出金子,附近有金礦。包括西方傳教士去的時候,也說當時為了給他們建教堂,從礦上找了十幾個人,來幫他們做工。說明當時,一直到那時都是有金礦的。現在在普蘭和嘎爾縣還有一些採金的礦,規模不是很大,出產量也不是很大。還有一項就是鹽的資源——湖鹽。還有一個是硼砂,但是硼砂現在覺得它是個比較重要的東西,過去也不是特別重要。主要是鹽,因為鹽對人的生存來講是特別重要的一項,尤其對於內陸的高原人口來說。

到2001年我們再去考察的時候,還能見到一支馱羊隊。鹽巴馱在羊的身上,不是馬馱,也不是牛馱,是馱在羊的身上。長途販運的人趕著一群羊,羊身上都搭著兩個口袋,像褡褳一樣,搭在它兩邊,裡邊裝著鹽巴。

在西藏,馬和犛牛是人們常用的運輸工具。但在阿里,卻是由羊來販運物資。這種傳統據說是從古格時期遺留下來的,大概是因為那時運輸任務太繁忙,連羊也不得清閒了。販賣食鹽,對於當時古格王朝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財政來源。

張建林:另外一個,就是古格王朝的畜牧業也非常發達,特別是它那裡出的羊絨是一種高品質的羊絨。

再一個阿里地區雖然有七個縣,但是傳統的屬於古格王國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