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代中產階級的崛起,包括娛樂、觀念和道德。(4)怎樣能更好地描述20世紀20年代?是“狂飆的年代”還是“覺醒的年代”?
很顯然,從這幾篇作文題可以看出,歷史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思考、反省和總結過去,並且試圖歸納出值得今後借鑑的經驗教訓。讀了她的這篇作文( 見附錄 ),令人不能不聯想到今天高速發展的中國。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工業化,物質的豐富,遍地的“四輪汽車”,“沉溺於無盡的享樂”,“人生信仰常被遺忘”。在高速發展中大量引進先進事物的同時,也帶入許許多多的糟粕,可怕的是,那些糟粕似乎更為人們津津樂道。正如文中所寫的“禁忌都沒有了,不再像人們曾經有過的一吻定終生的習俗,隨意、自由的親暱標準,天天性愛”。
帶著批判的眼光學習歷史,是美國優秀的中學教育成功的經驗。女兒學美國曆史這門課時,要求要讀好幾本書,有500頁厚的抨擊美國上世紀20年代市儈文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巴位元》,美國黑人著名小說《根》、《清教徒的尷尬》、《屠場》和《天使殺手》等歷史小說。每本書讀後都要寫一篇三四頁長的評論文,包括自己對那一段歷史的分析、反省、思考、總結。
美國的歷史教育是一種非常嚴肅和深刻的教育。高倩在哈佛大學時學的就是歷史,這是她自己選擇的。有意思的是,因為中美教育觀念上存在很大差距,對歷史專業的重要性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一般中國人認為,學歷史沒有什麼用,畢業出來只能當個中學老師。我的中國朋友一聽說我女兒學的是歷史,多少都難掩同情之意,絕不會像聽到如經濟、商業、電子等“熱門”專業那樣連聲叫好。事實上,不管是哈佛大學還是其他大學的手冊上,在歷史專業這一欄都會指出,由於歷史專業“強調海量的批評性的閱讀技巧、對證據的分析評估和寫作”的訓練,歷史學科“是理想的法律和商業生涯的準備”。所以高倩高中的老師一聽說她去學歷史,就知道:“OK,你要當律師。”似乎其中有很必然的直接聯絡。美國法學院每屆學生中有11%大學本科是歷史專業的。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兩年幾十萬字都寫啥(2)
大量閱讀和不斷寫作論文是美國教育最值得稱頌的部分。寫作不只是單純的文字、論點、論據的合成,讓學生們沉浸在“文山書海”裡。它是糅合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文化修養、倫理道德於一體的批判性思維的研究工作,是全面的“人文教育”、“素質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這是一種紮紮實實的素質教育。
研究能力的培養(1)
經濟課的研究課題可以是讓學生模擬炒股,虛擬的錢炒真實的股,到了學期結束,算一算,是賠了還是賺了,看看學過的經濟理論與實際聯絡得如何。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老師只告訴你要做什麼,怎麼做是你自己的事,所有的實驗步驟必須自己設計,實驗器材、實驗條件自己選定,還得寫詳細的報告。
美國優秀的學校普遍安排研究性學習,以實驗和獨立思維的研究所帶動的學習使學生很感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獨立的研究精神和創造性的思維。
美國許多高中開設經濟學課程,有的學校採用大學課本授課。一到兩個學期的課程包含基礎理論與實踐。經濟學不僅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計算能力,更要求他們對具體問題可以歸納總結、綜合分析。
學校佈置了一個為期3個月的投資作業:模擬炒股,在一個學校提供的網站裡運作。學生要隨時關注股市行情,並進入賬戶買賣。每個已購股票的交易日期、每日收盤價格、持有份額等,都要製表繪圖,放入專門的資料夾,定期交給老師批閱;就連交易的原因也要作文字陳述,包括每天觀察、思考的記錄。模擬炒股是透過做市場分析與書本理論聯絡在一起的研究性學習。
電腦課程也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課。高倩上過一門“商業計算機程式設計”,主要是用C++語言編制商業用途的程式,有零售商店裡用的程式,包括商品庫存、進貨、銷售、價格、利潤;也有旅館客房管理程式,功能包括客房預定、房價計算、洗衣費、兒童加費、用餐結算、電話費結算、賬單列印,等等;甚至也編制音像豐富的遊戲軟體。一學期的課程上下來,大約編了30個程式,每一個程式都是一份作業。這是一個需要認真研究、反覆除錯、修改才能夠完成的研究性的學習。
除了像經濟和計算機這樣“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需要透過做課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