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理價格得到能源供應的可靠渠道;而後者的“供應安全”是通往市場和消費者的充足渠道,確認未來投資的正當合理性(並保護國家收入)。耶金舉例說,對俄羅斯來說,能源安全意味著政府重新獲得能源產業的控制權,並將權利延伸到下游領域,掌控能提供政府收入的重要出口管道。對歐洲各國而言,目前最擔心的並不是原油,而是天然氣,特別是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而日本關心的是,在資源貧乏的國土上如何推動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繼續發展。對中國和印度來說,能源並沒有阻擋經濟發展的腳步這一點令人安慰,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並防止社會動盪,能源供應安全是必不可少的保障。而在美國,美國的能源安全有兩個中心。一是防範再次出現任何類似中東供應中斷的風險;二是實現被反覆提及的“能源獨立”目標。他還列舉了能源安全問題的八個主要原則以及世界能源格局當中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其中當務之急是將中國和印度納入能源安全體系。經濟學家張宇燕把石油問題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我們是否買得起;二是我們是否買得到;三是我們既買得起也有人願意賣時,我們是否運得回。筆者認為,對中國來說,能源安全問題可以簡單歸結為價格波動風險和可獲得性風險。價格波動風險又可以區分為進口成本提高和支付能力的不可持續。可獲得性風險又可以區分為供應來源的穩定性和運輸安全。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導讀(3)
從國內來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的能源行業進行了數次體制、結構和價格方面的重大變動。作為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行業,能源行業的改革與發展基本與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相適應,保證了國民經濟對能源的需要。
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是一條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道路,也是一條國家逐步放鬆對經濟和行業實施管制的道路。能源行業也不例外。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能源行業除極少部分之外,基本上還處於市場結構的國有壟斷、價格的國家管制狀態。能源行業的改革開放還遠沒有完成,能源行業的發展任重道遠。
金融危機之後國際油價重新進入低油價週期,國內關於能源價格改革的呼聲風起雲湧。從經濟發展戰略的宏觀角度來看,能源價格改革乃是踐行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生態文明之最重要的經濟基礎;從行業發展的中觀角度來看,能源價格改革關係到中國是否真正實現產業結構調整,解決地區差距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從國民福利的微觀角度來看,能源價格改革與普通消費者利益直接相關。因此,關於能源價格改革的討論涉及到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中國能源行業改革必須能夠有利於能源戰略的實施和目標的實現,因此能源改革必須堅持三大原則:
第一, 有利於能源發展。發展是硬道理,構建有利於能源發展的價格機制是更硬的道
理。中國的能源行業要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經濟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能源發展道路,最大程度地實現能源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必須真正實現能源定價的完全市場化,使得價格體現資源的稀缺性,真正反映能源使用的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這就要求解除政府對價格的管制,把價格制定權交還給市場。市場定價是能源行業改革的根本方向。
第二, 有利於能源開放和競爭。中國能源發展堅持立足國內的基本方針和對外開放的
基本國策。開放是實現競爭的前提,沒有開放,就沒有競爭。既要對外資開放,也要對內資開放,特別是要對國內民營企業開放。要穩步推薦能源行業上、中、下游的全方位開放,塑造多元化的市場競爭主體,改變國有能源企業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競爭性的市場結構。沒有開放和競爭,價格市場化就無從談起。而政府主管部門要與時俱進,以是否有利於能源行業的開放和競爭為標準來改變舊的管理體制和方式,不能因為部門利益而延誤了能源改革的最好時機。
第三, 有利於國民福利提高。能源行業改革成功與否,最終還是要看老百姓滿意不滿
意,國民福利是否有真正的提高。能源改革必須兼顧政府、企業、個人三者的利益,特別是要充分考慮個人的利益,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實現公平與效率並重。
中國的能源改革主要是根據本國國情來確定改革的步驟、重點和優先次序。所謂與國際接軌的說法並確切,因為世界各國的國內能源政策、體制和市場結構千差萬別。能源改革也不是價格改革那麼簡單,在國際油價進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