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活動常是“寒食酒漿,春風紙蝶,歲時澆奠不絕”。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是精忠門兩側的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深刻地表現了古代民眾的忠奸觀念。在“祖功宗德”思想影響下形成的民風習俗,飽含哀而動人的情思,傳承並鑄就了中華民族忠奸分明、勤勞愛民的優良傳統。
祖功宗德說,提升了孝道教育情理相融中的理性精神,使人們更為重視家人對社會的貢獻。在這一思想的哺育下,中華民族面對災難困苦考驗時,往往能夠先公後私;在忠孝不能兩全時,大多都以忠於人民大眾和國家,作為首先的選擇。在人們心目中反倒認為,這才是對先人教養的最好報答,是孝心的真正體現。人們都能理解,做出這種選擇所承受的傷痛是何等的巨大,它遠遠超乎直接行孝之所為。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多少人都是義無反顧地棄小家顧大家,以至為救助他人而耽誤了救助親人的最佳時間,但是,他們無怨無悔,還以此告慰在天之靈的父母親人,在生死關頭向世界顯示了中華民族特有的親情觀——功德與親情同在!中華民族獨有的這種價值觀,焉能不受到世人的感佩!
祖功宗德說,供奉拜謁的是有功德的祖先,而不是超現實的神靈。正如我國哲學專家們所論,這表明中華民族在文明初始,“就基本上剪斷了與神###結的臍帶,把注意力集中到社會政治和人文倫理,形成了重政治、重倫理、重人事、重現實的、理性的而又嚴密的倫理哲學,這種哲學對宗教人格神采採取排斥而不是認同的態度。”①祖功宗德說,使孝道教育培育了中華民族的理性智慧和更為深刻的人倫情懷。
家道世傳說。就家庭倫理而言,代代相傳便形成了“家道”與“世風”。中國傳統的孝道,並非只包括對父母的敬養,還包括對優秀家風與家學的薪火相傳。子女自身的德性與智慧的修養,對社會所盡的責任,都被視為孝的表現。誠如《中庸》所指出的,“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正是孝道,鑄就了中國古代家學家風世傳的歷史。在戰亂時期,我國古代則出現過“岳家軍”、“楊家將”、“戚家軍”等英勇奮戰的家族軍隊。孝道,在中國古代也是文化傳承之途,開闢了學術傳承的重要渠道。
家學,曾經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民間自發的教育制度,在家庭中由長輩施教。在中國的封建社會,家學十分盛行。所授內容也十分廣泛。漢代的班彪重視家學世傳,子女都繼承父業,成就了一番事業:班固著《漢書》,其女班昭堪稱女傑,為其兄完成了《漢書》八表及“天文志”,收大學者馬融為徒,為其教授家學《漢書·天文志》。至宋代,更有王安石父子創立的“王學”,還有集屬地之秀的蘇氏家學,曾經轟動朝野。“家書”,是我國古代家學創制的不成文的“教材”,它寄託著先輩對子女的期盼、教誨,記錄著他們的人生體驗,其中洋溢著父母的期盼與苦心,感召子女也隨之湧動孝道之念。在民間,更有所謂中醫世家、書法世家、工藝世家等等家族人才群落的產生。
總之,家國一體說、祖功宗德說和家道世傳說,猶如紐結炎黃子孫的綵帶,促進了人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大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七)倡導孝道教育弘揚中華文明
文化,是現代意義上國家的真正邊界,孝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倡導孝道教育,傳承民族優秀文化,促進孝道文化的認同感,是加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大舉措。
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奉行的是“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的信念。人們質樸地認為,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沒有孝敬之心,就很難想象他會真心實意地關愛他人、關心社會、熱愛祖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傳承著這一信念:陳毅元帥62歲時為重病在床的老母親涮洗尿褲,孔繁森兩赴西藏前向老母親跪地辭行。這些感人至深的懿行,彰顯出黨的領導幹部的光輝形象,被世人傳為佳話。為充分發揮道德模範的引領作用,大力弘揚社會正氣,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於2007年聯合舉辦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組委會確定47位全國十大孝老愛親模範候選人。其中有“背母求學”的劉霆;有“背爺爺上學”的馬福元;有從13歲起就支撐著一個父親患精神病、母親出走、弟弟讀書、妹妹待哺困苦家庭、自己卻能考上武漢大學的洪戰輝;有“帶父上學”、“捐腎救父”的曹於亞;有同時供養四個讀書的學生、還要伺候三個年邁多病老人的農家婦女王鳳榮;有悉心照顧10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