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唯一的優勢,也許就是天然良港了,廣東地區的將有一部分商品從香港進出口,人口方面也不可能不斷的增長。
香港的迴歸,讓中華民國國民也很振奮,最後一塊領土主權問題解決了。香港的迴歸也被歷史學家稱之為‘標誌著中華民國徹底解決領土問題’。開啟此時的中華民國版圖就會發現,中華民國的版圖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
北至北極,南至大洋洲(幾個島嶼),東至堪察加半島,西至烏拉爾山脈以西、阿拉伯半島,幾乎每個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張。
其中擴張得最厲害的還是西、北兩大方向。
西域行政區、北海行政區,兩大行政區的版圖面積,每一個都和昔日中國關內傳統省份的版圖面積差不多大。
而實際上控制的區域,比版圖還要大得多。
北朝鮮、東南亞、高加索、波斯和阿富汗,這些地方全變成了中華民國的經濟殖民地。其中馬來西亞、緬甸的獨立問題,已經開始實施。
馬來和緬甸的獨立,是由英國政府和中華民國共同主持。儘管英國還插了一腳,但是英國已經徹底出局了。
因為馬來和緬甸一旦獨立,就和英國沒有任何關係了。這個時候馬來和緬甸當局一旦忤逆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打馬來和緬甸就像是揍幼兒園小朋友一樣,想打就打。而馬來和緬甸當局乖乖聽話,則還能享有一定的統治利益。聽中華民國的指揮,就要對英勢力進行排擠。
首先馬來和緬甸的華人問題,自然是重點中的重點。
儘管這次不能在馬來和緬甸直接扶持華人壟斷的政府,但是華人必然是要參與到政治當中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華人也將在緬甸和馬來取得統治地位,因為獨立之後的馬來和緬甸,將實行民主制度。
馬來還保留有王室,可以繼續保留,但是要立憲,沒有什麼真正的權力,只能說是一個擺設,政治則是由內閣說的算,內閣是要經常換的,而馬來的華人又有中華民國的支援,自然很容易掌控整個內閣。
緬甸直接成立民主政府,選舉出總統,總統只要是選舉出來的,就可以進行操縱,華人也很容易勝出。
對於中國人來說,中華民國的崛起,給他們帶來的好處自然是超乎想象的。
首先是天地變大了,華人到處可以闖蕩。
不僅僅在內部擁有了大量的機會,而且在那些經濟殖民地也有大量的機會,以及對他們來說非常好的環境。
地位有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也有了保障。在中華民國內部以及那些經濟殖民地當中,是絕對的保障。特別是在那些經濟殖民地,華人都高人一等,凌駕在那些原住民之上。
在這個區域之外,中華民國取得了歷次的對外戰爭的勝利,讓華人在世界範圍內的地位大幅度的提高,再也沒有什麼國家敢隨意的欺凌華人。華人如果在內部和那些經濟殖民地找不到機會,還可以到世界各國去闖蕩。
中國人永遠不缺乏那些能吃苦的群體,特別是在福建和廣東兩省,大量的中國人不斷向海外進行開拓。
這樣的開拓的目的是為了追逐財富,中華民國崛起之後,很多地方也失去了對中國人失去了吸引力。
例如非洲一些很落後的地區,就算是能在那裡賺到錢,但是拿回國卻也不比那些普通工人賺得更多多少,自然也就沒有什麼人去非洲等落後國家淘金了。所以中華民國崛起之後,大量資本薄弱的海外華人選擇返回祖國發展。
但同時,又有一大批資本雄厚的國家,開始到那些落後國家掘金。在那些非洲、南美等落後國家那裡,只要有錢,就能買到大量的資產,加上中華民國的技術優勢,以及龐大的市場,經營起來就能賺到大錢。
所以中華民國崛起之後,中國人在海外的經營模式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從原本的菜刀、剪刀、剃刀、洗衣、做苦力等低階的勞動致富,變成了玩技術、玩資本、玩規模。
而原先那些從事比較低階的海外華人,則大量回國,有些真正的落葉歸根,有些則在祖國獲取了資金、技術和身份,再次殺向海外。
想要本分經營的,在國內有大量的機會,因為大量的開疆擴土,使得中華民國出現了很多未開發的資源,很多資源財團抓在手裡是無法產生效益的,就要賣給民資發展,有些資源比較小,對於企業來說不好管理,則由那些個體戶進行經營。而在那些經濟殖民地,機會也非常巨大,因為那些經濟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