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為精細的地方則在於淘汰手工業和小店主這些‘負擔過剩’的群體,因為這些手工業和小店主的從事者們的生產力太低下了,很多都是無所事事。
例如一個大型的商店就能滿足一片區域的商品銷售,只需要幾名女工。但是這片區域如果有十幾家小店,那麼則需要十幾個小店老闆,很可能還是夫妻店,這麼多的從業者在一片區域內做著效率不高的事情,嚴重浪費勞動力資源。
對於一個生產力不發達,沒有什麼工業的國家來說,小店的模式,比大型商店更合適。後世就有不少國家,禁止開設大型超市什麼的,為的就是提供更多的就業。但是對於德國那種工業化國家來說,實際上根本不愁就業問題,這個時候他們要的是更高的效率,所以淘汰生產力低下的手工業,以及小店,對於德國來說實際上是很正確的。
提高工人待遇,一邊又加大財團的市場壟斷,實際上就是在消除貧富差距。因為錢在財團手上,財團的股東較少,而且錢主要是用來發展。不可能對普通老百姓造成攀比的影響,另外提高了工人待遇,所以就是在消除貧富差距。
美國則沒有增加什麼軍事訂單,主要靠調整工業,已經大力修建公共設施等等手段來提振經濟。一大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