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了前所未有的資金進行治理。

而在能源方面,則由政fu投資,在福建、湖北、貴州、四川,以及西域行政區、北海行政區開發上百座中型水電站。

其中福建、湖北的水電資源開發比較早,華東地區也只有福建有比較豐富的水電資源,江西也有一些,不過不是很豐富。

另外一個水電豐富的地方就是西南地區了。

中華民國的版圖擴張後,吉爾吉斯斯坦那一帶也有豐富的水電資源,水電資源最豐富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北海行政區了,那裡有兩條世界排名前十的大河流。

之所以是大量建設中型水電站,主要是怕大型水電站破壞了生態。向三峽水電站那種工程,中華民國顯然沒有想搞的意思。

中型水電站投資週期短,效益最高,也是最合理的投資。

大量的水電工程的建設,可以讓中華民國減少火電發電廠的數量。

還有城市改造工程,這個工程主要是進一步的改造城市結構,從防洪到綠化,以及街道擴寬等等。

因為汽車的大量增加,很多城市的街道都太狹窄了。本來也預料到了這樣的情況,很多地方把街道都建設得比較寬了。但是還是低估了汽車增長速度。堵車的現象在一些城市頻頻發生。

不久之後,國會透過了‘鐵路國有化’的提案,財團以鐵路管理混亂為理由,讓中央政fu將鐵路國有化。

此時中華民國擁有將近六十萬公里的鐵路,繁榮的十五年期間,最高峰的時候一年就建設了八萬公里鐵路。

如此之多的鐵路,也催生出了幾百家鐵路公司。於是乎,鐵路執行混亂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這個時候正好以這個作為藉口,將鐵路收歸國有,自然是非常方便的。而且經歷了經濟大蕭條之後,那些鐵路的價值已經被嚴重低估了。過去經濟繁榮期間,也許一段鐵路需要一千萬才能買下,現在只值三百萬。

中央政fu將鐵路收歸國有,自然是按照當前的行情給錢。

於是乎那些鐵路公司的商人叫苦不迭,終於發現自己掉坑裡去了。鐵路收歸國有的提案透過後,迅速試行了下去。中央政fu的款項立即到賬,中央政fu儘管欠了一屁股債,但是不愁沒錢。

財團在後背不斷的給中央政fu貸款,反正財團能印票子,根本不怕沒錢。

現在市場上是出現了貨幣緊縮的問題,這個時候財團透過政fu投資向市場提供貨幣,自然也就能解決這一問題,同時也能讓政fu有大把大錢可以用。

鐵路國有化最大的受益者自然就是財團了,因為國有化之後,財團在貨物運輸方面能爭取到優惠政策。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以及歐洲的德國,此時也迅速完成了資產收割。也隨著中華民國的腳步,迅速推行新政。

其中德國人的新政,還直接取消了工會制度,可以更加方便的壓榨工人利益。德國和美國,也正在迅速的從經濟大蕭條中走出來。

美國財團的收割方式也和中華民國如出一轍,很快也將鐵路國有化了。美國此時擁有鐵路總廠四十萬公里左右,這麼龐大的鐵路,美國政fu也因為有財團的支援,所以根本不愁吃不下。

鐵路國有化,財團又能爭取到優惠運輸價格,日後中華民國和美國的鐵路自然是會年年虧損的。

這就是財團掌控了運輸之後,擁有了運輸成本的優勢。而運輸成本,則透過稅收分攤到了每一個納稅人的身上。

掌控了運輸,進而對市場保持高度壟斷。

這個時候因為商品產能已經能滿足國民需求了,所以接下來就是為了戰爭做準備了。所以這個時候,財團基本上不怎麼對民資提供貸款。但是投資卻是很大,主要的投資方就是財團和政fu。

政fu投資了各個方面的基建,而財團則在對收割的資產進行不斷的重組、最佳化。

但是工人工資在這一階段卻是不怎麼漲了。

因為這個時候給工人太高的工資,工人就不幹活了。不過剝削也不能太嚴重,所以中華民國在加大稅收的同時,只是把工資維持到繁榮前的三分之一,普通工人每個月依舊有100元左右的工資。

而剝削最嚴重的則是德國,畢竟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國家又小,不剝削嚴重一點,讓老百姓多勞動,德國將無法最大限度的重新崛起。

結果,中華民國在經濟大蕭條之後,反倒是工資最高的。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儘管相比繁榮時期要